5月24日,由中国指数研究院和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主办,中国指数研究院承办的“2019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二届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家峰会”在北京举行。
梁志军
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各位同行朋友,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看起来这个题目确实非常宏观,但是这个问题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两年长城物业思考更多的是这个问题,在这里利用简短的时间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何上市?这两年可以说资本上市应该是最热门的话题,包括这次我们的会议,今天晚上有公开课,下面还有资本的论坛。过去我们同行见面过去都问您吃了吗,现在我们都问您上了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上市?当然,上市的好处不用多说了,对整个行业而言,更多的资本的青睐,更多公司的上市意味着我们行业越来越规范,公众的认同度在不断提升,可以说这是行业春天的来临。对上市的企业而言,肯定是有非常多的好处的,更多的融资渠道,更多的合作资源,更的大品牌价值还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可是,仅仅是这些就足够了吗?一个企业上市,对一百个人来说有一百种回答,我们还是来看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德鲁克说过,企业在定义自身使命和目的时,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顾客。
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说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既是企业的使命也是企业的目的。所以简单点讲,实际上企业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通俗点用一句话来解释,我们创办一家企业就是让世界更加美好,可是我们真的是这样做、这样思考的吗?有时候我们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走着走着就忘了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出发,所以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什么是我们的初心呢?其实作为一个企业,我想利益顾客、利益社区、服务业主、报效社会一定是我们最初的初心,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忘了,我们上市之后到底需要继续做什么?如果商业模式不改变,挣钱的模式不改变,上市是不是更强大呢?吴总的分享,他特意提到了,尽管上市了我们采取了科技的手段,可是整个行业的现状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我们依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所以,我们说上市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已经有那么多的企业上市了,还有更多的企业正走在即将上市的道路上,可是我们还在不停地讨论自己,我们到底为什么去上市?
我们希望大家清楚地认识到,资本确实可以助推企业快速的发展,但上市一定不是企业的终极目的,一个企业的存在一定是因为顾客而存在的,这是第一个我们希望和大家回答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最近一直都在思考,到底怎么样才活得更久。美国加州有位教授是研究生命健康的,他提了一个观点叫活得长、老得慢、病得晚、死得快,他认为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就是一个高质量的生命,企业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是有生老病死的。所以,如果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把企业延续的时间更长,能让这个企业活得更有价值,那这样的话也可以称之为高质量的企业。
有一些数据可以关注,因为网络有一些调查报告,中国注册公司越来越简单了,大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地涌现。可是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3年,前一段时间我们看了一个报告是浙商协会发布的报告。他们做了一个调查,在整个浙江省工商注册的企业大概有577万家。但是超过40年的企业只有747家,也就是说在1979年前注册成立的公司到现在为止还活着的只有747家,占比是万分之一点二,经营一家企业是多么地困难,要想让企业活得久是非常困难的事,大部分的企业都是昙花一现。作为经营者,一定要让企业活得更久。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又想到了木桶理论,相信各位对此都非常熟悉,而且有很多各种不同的解释。过去大家都知道,一个木桶能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这块板,一个企业的短板决定了这个企业的规模到底能发展到什么样子,但是互联网时代有很多的企业提出来,其实现在的短板不重要,我们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得非常快,我们只要专攻某一方面,专注于某一方面就可以到达很大的高度。但现在我想分享的是,其实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最终是取决于底板,如果这个底板是漏的,企业根本装不了水,什么是底板呢?就是企业家的心灵,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经营者心底有漏洞的话,企业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想基业常青确确实实要考虑和关注企业的一套经营哲学,如果我们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是错误的话,企业经营是也风险的。今天所有的企业都要关注,如何建立一套符合道的基因哲学,什么是“道”呢?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观察到的是利他真的成为一个更重要的主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出利他。比如说最近腾讯刚刚把自己的愿景和使命改成了科技向善,这是典型的利他的表现。如果我们不再盯着消费者的钱包,我们不再想着天天在客户身上赚多少钱,当我们忘记了投资回报率、投资收益率这些指标的时候,我们一心一意为顾客服务的时候,反而有时候这个钱会源源不断地回来。这就是我们说的主观利他、客观利己。所以对服务行业来说,大家还需要知道一个观点,哪有服务只有做人,把做人做好了,和顾客就能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赚钱是自然而然的。
在这里,我们想和大家说一下企业,过去的企业中国人是比较喜欢用成败来论英雄的,我们所谓的成王败寇,不管企业做得怎么样,我们都会用成败论英雄。可是在今天,我们觉得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企业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论是非再论成败。
企业最终一定是价值观和经营哲学的竞争。说一个企业如果想活得久,面对今天复杂多便的环境,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不确定,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首先还是要保持战略定力,不忘初心。为什么最初创办了这个企业,最初为什么而出发,正心奉道、行稳致远。
第三个问题,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才是社区真正的蓝海。
最近这几年因为上市和资本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社区,刚刚我们黄院长在报告里也说了,社区是一个万亿的市场。确实,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蓝海,所以大家探讨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但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还是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今天的社区,在今天中国社会的社区里,最核心、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五千年来,中国人一直生活在以家庭、以村落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结构中,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安居乐业、邻里守望,和睦相处。可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大量的社区高楼大厦在城市里拔地而起,中国有40多万个小区拔地而起,人们从村庄搬到新型的小区里,可以说物质生活有很大的改善,生活的环境和品质也有极大的提高,但我们都观察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今天其实邻里之间是非常之陌生的,经常也是住在对面我们都不认识,而且社区的关系也是非常淡漠的。尽管我们物业管理公司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善,大部分的社区是没有什么社区精神的。这些问题都会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的问题,也是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观察到的其实是很多老百姓内心的呼唤没有真正地被听懂,他们希望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相互信任、彼此温暖,人们渴望在这个社区里可以找回以前在故乡的温情。所以,基于这样的观察,我们发现其实真正的蓝海未必是我们想像的蓝海,我们觉得在十八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实,今天的物业服务企业最大的商机在于在迎接中挑战,解决这个社区里物质和精神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精神生活匮乏,心灵成长不充分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这个单靠物业公司来解决是不够的,这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但对一个可担当的行业和企业而言,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可能我得出的结论和很多人的判断不一样,今天我们在谈O2O,我们现在谈互联网、谈科技、谈各种各样的新零售,确确实实社区是蓝海,但是它未必是商品、服务或者是社区金融的蓝海,在我们看来我们觉得是未来业主信任的蓝海。
今天在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的段子,我们说很多的企业家尤其是中小企业家都面临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压得很多的企业家喘不过气来。其实一个企业面临着种种的经营上的问题,本质上都反映了经营者的心灵品质。在现实中如何认知和应对这些问题,反映的其实就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你的心灵的状况。
所以我们说,在企业里我们认为最大的战略其实是让企业家、高管以及员工,心中能装下更多的客户,使得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从过去薄薄的一张纸变成未来厚厚的一本书,如果这样想,我们就可以突破经营的瓶颈。
很多人都认为,未来科技+人性这是物业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物业公司打造幸福社区的必由之路。之所以提科技,是因为不管你信与不信,你在未来可以看到的标准化、重复性的劳动都将被机器所替代,不管我们内心认同不认同,这些事情终会发生,而且时间不会很长。尽管科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毕竟有情感需求,在社会群居的人都有情感的需求,所以有温度的时间和情感,机器和程序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既然说这个问题是从心上发现的,我们就要从心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的技术已经使得我们非常容易沟通,不管是多远,大家都天涯若比邻。但我们也发现,技术虽然可以改变物理空间的距离,但其实是很难拉近心的距离,心与心的链接。过去互联网上有一句话说“得屌丝者得天下”,我们今天套用为“得人心者得天下”。尽管那么多的企业都在研究科技,我从来不忽略科技的作用,长城物业投入了很多的精力,我认为未来物业的管理优势不在线上而在线下。未来社区服务的竞争也不在技术而在信任。与业主的心与心链接的程度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的未来。
基于如此,长城物业做了很多的尝试。这两年我们在整个社区里推进一应青藤计划,本质上来说,我们就是要加强心与心的链接,将陌生人社区打造成熟人社区。
先进的技术让彼此之间的链接变得更加简单,但我们认为只有把心凝聚在一起,才是社区的互联网+的未来。让古道热肠温暖社区让远亲不如近邻,业主在社区找回故乡般的温情。我们长城物业一直在做这件事,也呼吁更多的同行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