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城镇化则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从1978年到2018年,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从17.9%攀升至59.58%,保持着每年约1个百分点的快速增长;同时,城市数量逐年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城镇化奇迹。
目前,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已进入中期的后半段,在2017年后增速开始放缓。城镇化利好雨露均沾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未来城市的分化将近一步显现:一部分城市会继续发展壮大,成长为特大甚至超大城市;另一部分则会面临发展停滞,人口外流,甚至走向衰落。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曾经的中国油城甘肃玉门,如今几成空城,房价低至200元/平左右,最高单价也不过五六百元。这些消声的城市,究竟经历了什么?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
消声的城市,你是谁?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官方提出了一个概念——“收缩型城市”。
国际专业研究机构对“城市收缩”的定义是:“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但由于1万以上人口仅相等于中国一个普通乡镇的建制,因此这一标准在国内并不完全适用。
早在“收缩型城市”概念提出很久之前,中国学者已经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大家采用的城市样本、人口基数、收缩年限标准不同,但人口流失,始终是其核心的衡量指标。
如是金融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293个地级市中,从2014年到2017年连续出现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有26个,其中21个城市分布在东北三省,占收缩型城市的7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吴康通过对2007-2016十年间的660个城市样本研究,得出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收缩的结论。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
84座收缩型城市分布图
数据来源:吴康的研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别研究员龙瀛在2016年的一次公开讲座中表示,2000到2010十年间,中国有180个城市的人口在流失,三分之一的国土人口密度在下降。
数据来源:龙瀛的研究
(字体大小代表流失人口的严重程度)
网易数读对《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公布的人口数据进行研究,发现2010到2016十年间,行政区划未发生变化的633个城市中,246个城市人口密度出现下降,占比高达38.86%。
需要强调的是,收缩型城市并不能完全和消声的城市划等号。在一些欧美国家,即使人口减少、城市规模缩小,如果能有效盘活现有资源,引入创新元素,收缩型城市一样能过得不错。
这些城市,为何走向没落?
中国历来幅员辽阔,城市众多。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城市过去声明显赫,现在默默无闻,甚至从地图上消失,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上一篇《三问消声的城市① | 是谁,掩盖了其他城市的光芒?》中,深瞳大数据认为一个城市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是在先天资源和后天政策上有优势、人口流入且素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合理且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反向推导,我们可以将城市消声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类:地理位置偏远、行政地位下降、自然资源枯竭、人口大量流失、产业结构失调等。
? 地理位置偏远:通常意味着远离核心城市群,再加上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在城镇化浪潮中,它们很难享受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红利,久而久之自然会失去存在感。譬如齐齐哈尔、额尔古纳等,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
? 行政地位下降:行政建制决定了一个城市在区域甚至全国的地位,也是决定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因素。1997年重庆被批准设立直辖市,此后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扶摇直上。而8年前被一分为三的巢湖,今年年初被拆分并入济南的莱芜,则注定会被逐渐淡忘。
? 自然资源枯竭:这类城市曾经的辉煌多是建立在拥有石油、煤炭、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一旦资源开采殆尽,相关产业也会随之衰退甚至消亡。在中国,这类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的老工业区,东北鹤岗(煤矿)、甘肃玉门(石油)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苏宁金融研究院
? 人口大量流失:消声的城市最直观、最主要的表现,是人口的坍塌。从人口流动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吸引着最多的人口流动聚集,中西部人口的迁出数量则成倍增长。比如中部省份安徽,是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输出第一大省,其省会合肥,也沦为最没存在感的省会之一。
图片来源:网易数读
? 产业机构失调:当城市发展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靠单一产业支撑,尤其是高度依赖传统重工业和低端制造业的城市,地位就变得岌岌可危。比如千年瓷都景德镇、中国汽车城长春,都曾面临着方面的困境。
除此之外,经济衰退、环境污染、城区收缩、失业潮等,也会对城市声量和影响力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思考破解消声困局的时候,应当全面考量,戳中要害。
消声的城市,该何去何从?
消声的城市一定是收缩型城市,但收缩型城市未必就会变得寂寂无名。在全球城市化运动中,收缩型城市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收缩型城市占比甚至超过了25%。
即使是处在收缩的状态,城市的声望和影响力未必会就此衰落。融合、转型、小而美,都能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比如美国,很多城市虽小,但融在航空网络之中,仍能持续发展。比如利物浦,从港口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把足球经营成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市,则是依托知名学府——剑桥大学,发展成了全球知名的教育小镇。
再看中国。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出的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其实已经对提出了城市收缩的应对之道。简言之,就是高质增长、盘活存量和集中发展。
中国数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城市就应当长期增长甚至无限增长。盲目追求“摊大饼式”增长,直接导致了近年来造城之风盛行,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极度不协调。
图片来源:网易数读
国务院的一项截止2016年的调查显示,12个参与调查的省会城市,平均每个规划了4.6个新城;144个参与调查的地级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要达到这些新城的预期规划,总共需要住进去34亿人,相当于地球人口的一半!
因此,要解决城市收缩的问题,首先应该精简城市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当吸引年轻人回流、提高人口素质,为巩固人口基数和质量打好基础;寻求产业聚焦、尝试创新转型,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来对抗城市衰退。毕竟,收缩但不没落,是未来部分中小城市需要面对的严肃课题。
告诉更多人,我在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