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上海“十三五”期间将计划新增供应共有产权保障住房8万套。
岑富康表示,上海在2009年就规划了22个大型居住社区,在这些大型居住社区当中,除普通商品房外,更多的是包括公租房、廉租房和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这一轮“上海2040”总体规划中有关共有产权房的规划和土地供应都予以明确,将确保保障房用地的供应,共有产权房包括在内。
对于这笔账,金师傅在听完后,立马反问道:“虽然房子升值了100多万,但谁会去卖呢?房子卖了,我们住哪去?”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北京市发布的《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30%的房源应该面向没有北京市户籍的“新北京人”。
《办法》规定,购房人取得房地产权证满5年后,共有产权房可上市转让或者由购房人、同住人购买政府产权份额;上市转让或者购买政府产权份额后,住房性质转变为商品住房。政府指定的机构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方可向他人转让。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被上市转让或者优先购买的,购房人按照其产权份额获得转让总价款的相应部分。
两年后,上海“有限产权”的经适房制度在全市范围内推广,2011年上海的相关公开文件中,名称统一变革为“共有产权保障房(经济适用房)”。至此,共有产权房的概念得以明确,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也在此后陆续出台。
对此,上海住房与城乡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在构建“四位一体”、购租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中明确了,对城镇户籍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分别实施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制度;对存在阶段性居住困难的青年职工、引进人才、来沪务工人员等有稳定工作的来沪常住人口,主要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
“十三五”期间目标新增8万套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上海共有产权房是在前端的准入条件与审核机制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从源头来限制市场投机,而北京市最新的政策是将房源彻底“封闭”在内部循环中,直接从房源入市的末端来掐断共有产权房流向市场套利的通道。
这项政策为非户籍常住居民敞开了共有产权房准入的大门,而这方面上海目前还没有相关政策出台,目前上海共有产权房的准入人群并不涉及外地来沪人员。
因此,上海共有产权房的管理细则适时出台。2016年2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
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岑富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阶段上海发布了“十三五”住房发展规划,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供地态势。同时,上海正在大力推动租赁住房用地的市场供应。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表示,目前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已经形成年均新增2万户家庭的趋稳状态,预计至第六批次供应工作基本结束,可累计签约近13万户。
长期来看,尽管《管理办法》在建筑标准、准入人群和市场投机空间等方面尚存继续深化规范的空间,但上海多年的经验无疑能够为全国其他城市推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提供借鉴。
2016年2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至此,上海的共有产权房才从经适房概念中独立出来,同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征收安置房一起构成上海“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其中,2011年上海共有产权住房供应9587套,占比10.6%;2012年供应15331套,占比16.9%;2013年供应33386套,占比36.8%;2014年供应32348套,占比35.7%。
随着共有产权房的准入标准逐渐放宽,意味着市场需要更多的房源提供给不断涌入的需求人群。
在浦东恒福家园小区门口做房产中介的王杰,不久前就遇到了一位前来挂牌出售共有产权房的客户,2居室挂牌价210万元。王杰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说,起初购买恒福家园两居室的7成产权花费不到40万元,如今就算是按照3万/平方米的市场均价向政府购买剩余的3成产权,需要60万元左右,但现在市场总价已经近210万元,中间差价有100万元左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