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端看来,上述特征更加清晰。从2016年至今,TOP100各梯次的销售总额均录得较大增长。其中,TOP3的销售总额由2016年的10469.8亿元上涨至2017年的15816.4亿元,上涨幅度超过51%。
在资本、土地两大基本生产要素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要想保持城市的长足以及有质发展,就需要各个城市在劳动要素上做“文章”,而这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就连一些三四线城市也难以幸免。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5月16日天津出台的“海河计划”,本科生40岁以下,硕士45岁以下,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只要持身份证、学历学位证,即可办理直接落户。计划发布不到24小时,天津官方发布消息,已有30万人申请落户。
“行至水穷处”用来形容房企此时此刻的资金困境或许太过夸张,不过从现实处境来说,房企的资金链却不可谓之“乐观”。
从个股来看,2018年一季度,现金短债覆盖倍数最高的企业为0.91,仅有一家。接着出现断层,现金短债覆盖倍数第二以及第三高的企业为0.52和0.5。介于0.4-0.49之间的企业仅为4家,0.3-0.39的则为7家。
相对而言,TOP50乃至排名50强后的企业,占全国的销售比值则均为平缓。2016年后50家房企的销售总额为10673.49亿元,占全国销售总额的9.07%,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为11821.15亿元,所占比重则下降为8.84%。2018年伊始,上述比值略有上涨。2018年1-2月,后50家房企的销售总额占全国的销售比例为14.11%,不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则相继下降,其中2018年1-3月为11.31%,2018年1-4月为11.17%。
其中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7181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6604亿元,增长14.8%,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5980亿元,增长3.2%,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827亿元,增长10.7%,增速提高9.4个百分点。
2、多城加大土地供给,房企购地情绪冷却
其实短期来看,除开部分落户群体以避开限购为落户目的外,新晋的人口也有希望在一定时间内转化为购房群体,为房地产市场增加销售预期。同时,随着新迁入人口的加入,城市的聚集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衍生出更多、更长期的空间需求,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业务支撑。
来源:上市企业公告、观点指数
反观TOP51-TOP100的50家房企,2018年1月的销售总额为958.63亿元,累计前四月的销售总额为4047.18亿元。50家房企的销售总额还落后前三强几千亿元。
从榜单来看,排名后半段的房企名次变动也是最为激烈的,上个月榜上有名的企业,这个月已有不少被挤下榜单。
3、到位资金增幅再放缓,中小房企融资悲观
其中,国内贷款下降1.6%,为8637亿元;利用外资的比率下降得最多,下降77.6%至17亿元。而自筹资金却逆势上涨,为14894亿元,增长4.8%;定金及预收款14987亿元,增长8.3%;个人按揭贷款7148亿元,下降6.7%。
“面包”还需“面粉”来做,这是地产行业不变的铁律。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全国房地产行业的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却开始回落。
1、销售总量滞涨,标杆房企规模优势扩大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