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的位置:中国房产新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

交易1800余条公民房屋产权地产新闻信息,上海一征信公司被公诉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09-08 20:23

  上海一征信公司出售了1800余条公民房屋产权信息。

  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检察机关认为,该征信公司及其负责人潘某、员工蔡某、凌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购买公民的敏感信息并予以出售,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主体主要是销售人员及行业“内鬼”。从目前移送检察机关处理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来看,犯罪主体集中在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的销售人员,这部分人或是拥有个人信息的资源,或是对个人信息有需求,通过购买、交换信息、出售等方式牟利。同时,也有不少行业“内鬼”,将在履职、提供服务过程中掌握的个人信息出售牟利,银行、教育、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等行业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高风险行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澎湃新闻)

  案件数量及人数增长显著。虹口检察院透露,2017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数与2016年相比翻了一倍,而且继续呈增长态势。一方面,这与司法机关的专项打击行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高发态势。

  5月17日,该案由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对该公司及员工向法院提起公诉。6月12日下午,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案及此类案件的办理情况做了通报。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持续高发,并呈现新动向。

  案信息从普通型向高度敏感型发展。从案件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来看,由原先的由姓名、手机号、地址、身份证号等组成的普通信息,发展到涉及房产权属信息、行踪轨迹信息、航班、出入境信息等高度敏感信息,这些信息极易与电信网络诈骗或其他犯罪关联,甚至与绑架、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相结合。

新闻发布会现场 检察风云微信公众号 图

  发布会透露,潘某是上海一家企业征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主要从事对企业的信用资质、财产状况等进行调查、核实业务。但从2016年11月开始,潘某为满足一些小贷公司客户对个人借贷抵押用的房产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的额外需求,指使其公司员工蔡某、凌某等人,根据小贷公司客户提供的房屋地址,向他人购买个人房屋产权信息,也就是俗称的“产调信息”,然后将这类信息出售给上述小贷公司等客户。

交易1800余条公民房屋产权信息,上海一征信公司被公诉

  涉案信息数量巨大,犯罪成本低廉。单个案件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从几千条到几十万条不等,数量最多的一个案件涉案信息达到20多万条,而20多万条信息只需要几百元就可购买,而且这个罪名本身的判刑是比较轻的,这就导致犯罪成本较低,不少不法分子为非法牟利愿意以身试法。

  案发后经核实,上述产调信息均能明确识别房屋产权人、产权情况等财产状况内容,共计1814条,该类信息的泄露可能对产权人等造成安全隐患。

  经统计, 2016年至今,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共计受理审查逮捕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20余件50余人,涉及被泄露的个人信息多达数百万条。尽管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进行了长期重点专项打击,但案件仍屡禁不止,呈现出一定的新动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犯罪手段从个体模式向网络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随着犯罪模式的不断变化,利用网络上的组群交换信息的方式、建立微信公众号贩卖信息的方式增多,导致大量个人信息外泄。同时,团伙案件大量出现,呈现出“非法获取、制作贩卖、终端使用”的犯罪链条模式,有的上下家之间甚至没有直接接触,出现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分工的地下黑色产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资讯

滚动播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