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第一人居发布了中期业绩,上半年实现营收 2345 千万元,同比增 50% ,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10.6 万元,同比增 130% 。
入住者为科技住宅需要支出的成本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每个小区的运维收费标准不一样,以 13 年前入住的万国城 MOMΛ 为例,每年每户支出 46 元/㎡ 能源费,这样的能源费少于暖气费加上空调费的支出。而现在有的小区不收能源费,直接包含在小区物业费里。
“最近很多企业做旧房改造,朗诗也在做,我曾碰到一个十年房龄的房子,这个房子除了地段以外,除了结构混凝土比较结实以外,其他都是问题”,朗绿科技总裁陈栋梁曾在一次行业内部会议上分享:“中国城市建筑平均被拆的时间不到 30 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房子进行深度的改造后,可以节能、可以延长建筑的寿命,能显著的降低全生命周期的运行费用。”
因此,可以推断,科技住宅的未来还是由掌握大样本、大数据的传统地产公司来推动,科技公司可以辅助、可以推动,但不会有特斯拉、苹果这样的颠覆者出现。
▲最大程度的还原原生态,前面可以看见海螺的形状
室内外墙壁用纯天然素材制作,屋面采用天然石材,橱柜和室内门、楼梯板均采用实木和米糊胶,号称是「可以吃的房子」。
朗诗子公司郎绿和当代置业子公司第一人居均在新三板上市,他们不仅服务于母公司朗诗和当代,也对外服务,从公司内部的技术部门转变成业内的绿建服务商,将自己十几年的经验与其他开发商共享。
宅男把可乐称为「肥宅快乐水」,科技住宅就像是「肥宅快乐屋」,给喜欢宅的人带来快乐。在科技住宅的呵护下,人们会更喜欢和自己相处,享受室内空间。
未来可栖获悉,原来朗诗的业务中 70% 依靠郎绿,现在郎绿已经实现了断奶, 30% 依靠朗诗,70% 依靠市场。第一人居目前是 50% 对内,50% 对外,还将开拓 2C 市场,净化器等设备已经上市。
今年年初,朗诗建成了一座「无添加住宅」,这套住宅不使用化学粘着剂。
随着科技住宅市场需求的扩大,郎诗、当代置业都将绿色建筑业务孵化出来成立单独的绿色建筑公司,有 2B、2C 的业务。
▲面包实验(无添加住宅vs普通住宅)
国内 99% 以上的建材都是人工合成的,我国是化学建材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
一个成功的产品创新,并不意味着拥有高的市场占有率,还涉及到建造成本、居住成本、销售等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大公司做科技住宅产品系的反而少,中小型公司常常用科技住宅来突破市场。
位于太湖边的布鲁克被动房(国内首个获得 EDGE 认证和 DGNB 铂金认证的被动式建筑),在 2013 年前建造的时候,造价成本很高,如隔音保暖的窗户成本是四千多元/平方米,一卷密封的胶带要一万元。但随着技术成熟以及量产的推动建造成本下降的很多,布鲁克的窗户成本现在只要两千多元/平方米,直接下降了 50% 。
不过,我们相信,在未来,科技住宅并不一定会通过「套装」的形式普及,但其中一些元素会被很多家庭使用,特别是以下两个方向。
房屋使用的材料无污染,健康就有保障,但这座无添加住宅造价比普通房屋要高很多。全部木材都是从日本运回国内,原材料、运输成本都很高。
首先,科技住宅的造价会下降,现在还是豪宅标配的科技住宅会变得“普通”。
方向二: 智能
特斯拉颠覆了汽车行业,苹果颠覆了电脑行业,随着科技住宅的发展,传统的建筑行业触网近在眼前,房子将会从科技向智能发展,「越来越懂你」。
第二,科技住宅正在进入存量房的改造领域,让房屋「健康、舒适又长寿」。
在当下去杠杆的环境下,融资和拿地的门槛越来越高,资本向房企巨无霸倾斜,而朗诗、当代这样的小而美公司,正在用技术筑就自己的护城河。
未来,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科技住宅吗?
事实上,建筑的科学发展非常缓慢,体现在工程实施和设计的差距,体现在材料的差距。科学住宅的未来,无论是健康还是智能,还是要在细节上做好,舍得花时间,舍得投钱。
目前,有的科技住宅项目中已经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聚会、休假、工作等模式来切换整个家庭的环境,但没有那么智能、个性化。智能是建立在「系统」对业主的生活习惯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记忆,掌握的客户大数据越多,越个性化,越精准。
原标题:未来,我们都能住上科技住宅吗?
方向一: 健康
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不久前曾对媒体表示:“经过 18 年的积淀,当代在绿色科技上它已经完全产业化、标准化了,已经非常的接近社会平均成本了”。
▲用米糊胶在一起的台阶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科技住宅,参与到科技住宅领域来,其建造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成本的下降就会带来普适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