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难度开始加大
在22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后,各地楼市出现了明显的退烧现象,截至10月24日,全国合计出现单宗土地成交金额超过10亿的地块15宗、超过5亿的地块37宗。
土地
在“9·30”新政的严格执行背景下,北京市商品住房交易、购房资格审核量涨幅均已出现回落,房地产调控效果显现,市场预期趋于平稳,购房群体趋于理性。
从市场价格看,北京、深圳、合肥、苏州、南京等地都明显出现了前期虚高价格的二手房房源,大幅降价到市场水平的现象。市场上前期经常出现的卖方毁约基本绝迹,部分买方出现毁约。
一二线城市成交量跌幅近四成
22个城市陆续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以后,市场将目光聚焦在这些政策的执行层面。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各地调控以来的执行措施并结合市场反应发现,本轮楼市调控执行力度之大超出市场预期,效果也比较明显,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种种迹象显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之后,房企融资难度开始加大。10月24日,世茂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0月2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不予核准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决定》。而这也是证监会8月份重申“企业再融资募集资金不鼓励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政策后,首个被证监会否决的房企定增方案。
“9·30”新政出台以后,北京集中开展了在售商品房项目和房地产中介机构执法检查工作,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杜绝发生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多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行为。对存在捂盘惜售行为的4个销售项目进行了查处。同时,重点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恶意炒作、哄抬房价、捂盘惜售、虚假宣传、不明码标价等9项不正当经营行为,以及房地产中介机构发布虚假房源信息、炒作不实信息误导消费者、侵占挪用房地产交易资金、从事“首付贷”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
从北京楼市“9·30”新政起,22个城市陆续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如今,调控25天已经过去,在限购、限贷政策影响下,楼市交易量出现明显下滑,价格也出现了松动,不少二三线城市买方有了较大的议价空间。那么,楼市到底怎么样了呢?是否意味着这轮史上最严的调控开始逆转前期楼市疯狂的预期?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前期限购、限贷政策出台后,10月中旬全国各地开展了前所未有的一次房地产调控全面落地执行,这也使得本轮房地产调控与历史上各次调控相比,政策执行力度最强。比如,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对深圳10个区/新区的20个在售楼盘进行突击检查,力度空前;上海则侧重从资金来源方面落实楼市新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9日召集25家在沪主要中资商业银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全国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和住房信贷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上海市政府房地产调控精神,严格执行限贷政策,强化首付来源审查,加强收入真实性审核。
珠海于昨晚发布《关于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操作细则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房地产“限价”政策:新建商品房实行价格备案制,价格增幅不得高于参考基准价格的3%。需要调整价格的,重新备案的间隔期应在6个月以上。
调控后高价地数量明显减少
中原地产统计显示,上周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合计成交量仅58373套,这也是最近3个月来的第二次单周跌下6万套成交量。二线城市已经连续3周成交量在3万套左右徘徊。据多名地产人士透露,由于网签的滞后,目前的成交量还未完全反映市场的情况,实际一二线城市成交量跌幅接近四成,市场快速降温。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