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的位置:首页 > 西北地区 >

楼市“更年期”撞上中国老龄化

新闻来源:[db:出处]  2019-02-15 04:01:48

一年一度春运开启,在都市里打拼的“候鸟”们,如今最翘首盼望的大概就是“回家”二字,在那个温暖的地方,有“老家雀”在等着我们。一家团圆,年终有归宿,孝亲敬老总是“年”的主题。

诚然如此,老之将至,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是每个屋檐下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未来要面对的重要命题。如何更从容地面对老去,不独个人、社会,企业同样需要思考。

养老地产,开发商转型的救命稻草

近期,国家人口计生委、全国老龄委对我国未来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结果显示,2015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长1000万左右。不到20年时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

绝对不是凑巧,也并非心血来潮,2018年,开发商都扎堆给自己改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多家房企集体更名,不约而同地把“地产”二字抹去。

寻求新突破的房企找到了新赛道,那就是“银发经济”——当楼市“更年期”撞上中国老龄化,诞生了属于养老地产的“青春期”。

养老地产被视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领先房企都先后进入这个产业。截至2017年年底,已有百余家地产企业和大量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养老地产,这个数字现在还在不断增长。

和时间赛跑,支撑房企亏的底气

虽然蛋糕巨大,但据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先后进入养老产业的开发商都很难赚到钱。比如做养老最早、投入最多的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保利发展”),其相关负责人就盈利问题向羊城晚报记者坦言,目前只有北京一个项目处于微利状态。万科也不例外,全国百余个项目几乎都是亏损状态。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目前,房企布局养老产业尚未找到成功模式,大家还在不断试错。

然而,房企的算盘另有打法。对他们而言,每一轮的政策红利期都是拿地的机会窗口。所以,在此期间获得土地、研发养老产品和服务,等项目建设完工时,服务运营体系也基本配置到位,后续再逐步完善,这也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挑战。

由于当前的养老市场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标准和规范,就给了企业一个喘气的机会,允许市场试错,然后再确定行业标准,这也是房地产业一种通行的开发模式。

可以预期的是,在成功路上,有很大一批试错企业将会倒掉作为“垫背的”。拿地可能容易,但盈利并非想象中容易,产品的建造、医疗资源的嫁接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都要消耗大量利润。

同时,养老社区的吸纳量是另一个影响盈利的因素,从国外经验来看,偏低的社区入住率是养老地产现金流的“杀手”。根据日本的经验,养老机构入住率要达到70%-75%才能基本实现营收平衡。

能坚持下去的,是大赢家不假。但是,大量没坚持下去的,只能当“烈士”。

“青春期”,避免买错产品

当下,可以说是养老地产的青涩“青春期”。对于未雨绸缪、要为自己准备养老方案的市民,该何去何从?

目前,房地产市场中的养老地产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针对活力型老人的健康地产;二是针对有刚性养老需求的银发社区,两类产品都以销售为主。

另外,也有持有型的养老产品,因为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准入门槛较高,动辄一两百万元的“会员费”以及月租等费用,让很多养老人群望而却步。

有专家研究发现,养老地产有两个非常核心的距离——与医院的距离、与子女的距离。假如这两个距离都很远,则失败的概率较高。比如曾经很流行的旅游度假型养老地产,如果仅仅只有房子而没有医疗资源,那很有可能只是概念炒作,购房者选择这类社区要特别谨慎,不要在开发商的试错阶段买了不成熟的“试错”产品。

对开发商来说,养老地产成熟至少需要8-10年的发展期。对有迫切养老需求的市民来说,如何安排自己的养老方案,找一套更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则是更现实的问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资讯

滚动播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