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物流地产开发陷入夺地怪圈,既要在土地全国总供给上把好‘阀门’,又要拧紧各地借物流开发放松土地出让的‘水龙头’。”
据媒体报道,8月份万科新增物流地产项目5个,分别位于广州、宁波、昆明、杭州、苏州。除万科外,房企、电商、金融机构等多股力量都在加快抢滩物流地产,绿地、越秀等房企均将物流地产作为业务拓展的方向;京东、阿里等电商早已涉足物流地产领域;而作为金融机构的代表,平安也在积极抢滩物流地产市场。
众所周知,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本质上的稀缺性决定了拥有土地就势必抢占了财富的源头。当前,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升温,短期内单纯的房地产业开发不仅费力不讨好,挣不到多少利润,而且还有可能在房地产信贷政策持续收紧的大环境下,导致产生投资风险,甚至不排除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使得普通房地产经营开发难度增加,令各类房企和投资主体不得不另辟蹊径。然而,当物流地产这一新兴房地产业呈现在公众面前时,其迅猛发展态势令人深思。
其一,多股力量加快抢滩物流地产,难道只为响应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的号召?表面上看,进军物流地产的力量在一心一意打造现代化高标准的物流园区,做的都是全力支持物流业稳健发展的分内事,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物流地产收益率在6.5%至7%之间,尽管比写字楼及购物中心高出2个百分点,但是按照投资价值理论分析根本不算高,因而物流地产值得国家政策支持。正是政策支持力度大、拿地成本低,同时对物流地产的政策硬约束限制少,才有了而今多股力量涉及其中。
实际上,进军物流地产的投资主体“胃口都不小”:一是看中开发物流地产的区域交通发达,积聚人口流入能力强;二是物流地产所处位置不是城乡结合的“黄金码头”,便是城市相对的中心集散地;三是物流地产用地面积大,内在占用土地多;四是物流地产开发对楼层高度限制少,开发的自主权大,综合成本相对低廉;五是能够规避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多种不可预知风险,更能坐享土地升值的红利。
故此,可以发现进军物流地产的投资主体实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坐拥土地,而非简单地响应国家发展物流产业的号召。
其二,多股力量为何加快抢滩物流地产?首先,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仍然不少,尤其是众多小微企业还在遭遇生存危机,导致各类投资主体不敢轻易涉足;其次,近5年来,国家尽管开放了能源、交通、环境、医疗等多个领域的投资范围,但是投资主体在巨大的投入压力下,仍旧步履蹒跚,难以做到大踏步前行,同时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更让人担忧;再次,我国近20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带来的巨大利润,尤其是拥有土地资源带来的暴利收入,令各类投资主体对土地情有独钟。
这样一来,作为具备隐形房地产开发的物流地产,其隐含的巨额收益和不败的土地优势,自然使得各类投资主体在投资渠道依然狭窄的当下,义无反顾地向物流地产“扣动了扳机”。
因此,多股力量加快抢滩物流地产,恰恰说明政策针对整个房地产业的调控仍存短板,可能会导致物流地产开发成为巧夺土地资源的代名字。
就现实而言,要避免物流地产开发陷入夺地怪圈,既要在土地全国总供给上把好“阀门”,又要拧紧各地借物流开发放松土地出让的“水龙头”,还要全面清查已造成巨大闲置率的各类开发区和住宅区,更要利用闲置区域发展具有规定密度和高度的物流地产,特别是要做到在不占用新增土地的前提下,通过综合规划和合理调配解决好物流地产开发,确保物流地产开发走向发展正路。
惟其如此,管理层注重做好顶层设计政策规划图、开发标准图、设施配套图、运行流程图、辐射管理图,同时出台和实施好保护土地的实施细则,一并推行失职终生追责制,始终让物流地产开发圈定在“不新增土地面积”的范畴内,用法律法规保证物流地产科学发展。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特约研究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