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设人,我们深知肩头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那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高度重视,那是创新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那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安心之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工作。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的问题,明确要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布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在我国质量工作史上尚属首次,是我国质量工作的里程碑。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
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明确将工程与产品、服务并列,成为质量提升的主攻方向之一。由此可见,我们的责任重如泰山,迫切需要下最大气力抓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改变我国建筑业大而不强的局面,真正树立“中国建造”的品牌,推进工程质量治理能力的提升。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离不开大国工匠之“心”。《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坚持优质发展、以质取胜,更加注重以质量提升减轻经济下行和安全监管压力,真正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这就要求作为质量提升主体的企业家要真正树立起“质量第一”、“质量优先”的理念,要胸怀大国工匠之心,让工匠精神贯穿于企业上下、产品研制全过程,让质量为魂成为一道天然指令,不折不扣地执行。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离不开创新发展之“术”。建筑业改革,事关“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事关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事关5000多万建筑人的幸福生活。建筑业发展一直以来在技术驱动下沿着两条路线展开,一是现浇式建筑路线;二是装配式建筑路线。从长远发展看,建筑业这两条发展路线将在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物流等技术驱动下走向融合。在经济、适用、绿色、美观新建筑方针指引下,在先进信息技术驱动下,建筑业改革将不断朝着工业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建筑业企业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引导推动各种创新要素向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端集聚,要手握创新发展之术,将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整合融入建筑工程全过程,增强提升工程质量的创新能力,以顺应现代建筑业迈进大数据生存和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大趋势。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离不开科学管理之“道”。《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建筑业企业在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服务、推动建筑管理创新中,悟透科学管理之道,以提升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率。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离不开共同缔造之“力”。质量提升,共同缔造。要凝聚共同缔造之力,创新工程质量提升治理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健全监督机制,推进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多元治理,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工程质量提升共治格局。
《指导意见》发布以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601668,股吧)学会、中国建设报社、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碧桂园集团积极行动,以工业化建造体系为典型样板,深入剖析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的务实经验,通过“政企研学媒”社会多元治理,同向发力、同道而行、携手共建,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倡导绿色发展方式。
展望未来,宏图可期,让我们中国建设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