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Q房地产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一份送给城市粉丝的撕X指南。
最近,各类城市榜单接连发布,各大城市的“死忠粉”们或因排名靠前而奔走相告,或因为排名不够理想而心情低落。更有甚者,因为自家城市排名不佳而直接表达愤怒或不屑,甚至称其为为“野鸡榜单”。
仅以深圳(楼盘)为例,不同榜单的观点,即可分为正反两方。
正方
深圳是全球经济竞争力排第6的超级城市,在中国中位居首位,香港仅排在第12。
深圳是全球第二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比大阪、首尔、洛杉矶和巴黎还要靠前。
福田CBD是全国头号CBD,比北京(楼盘)和上海(楼盘)的CBD都要强大。
反方
深圳是二线城市,国际地位比广州(楼盘)低两挡。
深圳勉强排名全球前90,跟搞拉力赛的那个达喀尔差不多。
你觉得这些说法符合自己心中的“常识”吗?
以上正反两方的结论,不是最新的网友嘴炮语录,都来自近期发布的几个国际城市排行榜,制作这些榜单的,也都是知名且权威的国际和国内城市研究机构。
再看到各种城市排行榜,别只顾着转发到朋友圈再附上一句“深圳牛X”,可以先看看是不是下面这几个靠谱的权威排名再说。正方
深圳是全球竞争力排名第6的城市,香港排在第12,上海第14,广州第15
2017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房价,改变城市世界》。报告中构建了城市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其中经济竞争力指的是城市当前创造价值、获取经济租金的能力,课题组使用原创的理论与方法,从显示的角度,使用经济密度指标与经济增量指标,测度了全球1007个城市的竞争力指数。
从排名来看,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分别是:纽约、洛杉矶、新加坡、伦敦、旧金山、深圳、东京、圣何塞、慕尼黑、达拉斯。
深圳排名第6位,力压东京位居亚洲第一,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香港、上海、广州、北京都排在深圳后面。
![]() |
深圳是全球第20大金融中心城市,排名比大阪、首尔、洛杉矶和巴黎还要靠前
这个结论,来自于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简称GFCI 22)。包括福布斯、彭博社在内的国际知名财经媒体,都时常在报道中引用这份报告。国内各上榜城市的媒体,也在报告发布后的第一时间予以报道。
这份报告依据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城市声誉等五项指标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评分和排名,首期指数于2007年发布,其后在每年的3月和9月各更新一次。本次中国内地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楼盘)、成都、大连(楼盘)七个城市进入榜单,深圳排名第20位,较上次报告前进2位,在亚太地区排在第8位,评分为689,隔壁香港高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
此外,深圳还在“可能会愈加重要的金融中心”榜单中排在第六位,排名前二的是上海和青岛。在五项指标里,深圳在基础设施一项中排位最靠前,列在全球第14位。
报告中还引用一位巴黎投资银行管理者的话:中国的新兴金融中心发展太快,我感觉跟不上节奏了。我敢肯定,很快还会有其他中国城市进入你们的榜单。
![]() |
虽然来自英国智库,但GFCI其实带有非常浓重的“深圳元素”。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是Z/Yen集团编制报告的合作机构。自2016年7月起,两家机构就开始共同研究各大金融中心。联系到报告本身的国际影响力,这可是不折不扣的“文化输出”啊,绝对是深圳“软实力”的体现。
此外,这份报告还十分重视与榜单中的中国城市交流互动,本期报告发布的其中一个会场就设在今年首次上榜的成都(另一个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
福田CBD是全国头号CBD,比北京和上海的CBD都要强大
这个结论来自9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商务中心区蓝皮书:中国商务中心区(CBD))发展报告NO.3(2016~2017)》。排名标准简单粗暴但最无可挑剔:GDP总量。同时,排行榜中还引入了CBD面积和GDP占全市比例两个数据。
![]() |
在这份榜单中,深圳CBD取得了全面优势。除了GDP总量、密度和占全市比例高居榜首,深圳福田CBD的纳税总额高达1111亿元,位居各CBD首位,纳税过亿楼宇数量也是全国第一,达69座,占比高达53%。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这个榜单中引用的主要是2015年的数据,部分区域甚至仍在使用2013和2014年的数据,时间上比较落后。而且,这个榜单里没有上海陆家嘴(600663,股吧)CBD,难免让人怀疑其所选样本的代表性。
反方
深圳是二线城市,国际地位比广州低两挡
这个结论来自另一个全球知名的城市排名体系——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的“世界级城市名册”。
GaWC排名同样来自英国,始于英国罗浮堡大学的三位学者,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法律为城市排名。
GaWC的名册确认了世界级城市的3个级别及数个副级别,由高到低顺序为Alpha级 (下设四个副级别:Alpha++、Alpha+、Alpha和Alpha -)、Beta级(下设三个副级别:Beta +、Beta和Beta -)、Gamma级(下设三个副级别:Gamma +、Gamma和Gamma -),另外还有“高度自足”和“自足”两个级别,意即此等城市能够提供程度足够的服务,无需明显地依赖其他全球城市。
在2016年发布的最新城市分组和排名中,中国城市的表现同样非常出色。在全部的361个入选城市中,中国城市有33个。其中,7个Alpha+级别(第二级)城市中,中国占据了三席(香港、北京、上海)。假如翻译成大家熟悉的一二三线城市分级体系,中国城市的表现是这样的:
超一线(Alpha++):无
一线强(Alpha+):香港、北京、上海
一线(Alpha):无
一线弱(Alpha-):台北 、广州
二线强(Beta+):无
二线(Beta):深圳
二线弱(Beta-):成都、天津
三线强(Gamma+):南京(楼盘)、杭州(楼盘)、青岛
三线(Gamma):大连、重庆(楼盘)、厦门
三线弱(Gamma-):台中、武汉(楼盘)、苏州(楼盘)、长沙(楼盘)、西安(楼盘)、沈阳
高度自足城市(High Sufficiency):济南(楼盘)、高雄
自足城市(Sufficiency):昆明(楼盘)、福州(楼盘)、澳门(楼盘)、太原(楼盘)、长春(楼盘)、合肥(楼盘)、宁波(楼盘)、郑州(楼盘)、 南宁、哈尔滨(楼盘)、乌鲁木齐
显然,GaWC对深圳的排名并没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那么友好。深圳排在Beta(二线)一档,身后不再是大阪、首尔、洛杉矶和巴黎,而是索菲亚(002572,股吧)、珀斯、河内和贝鲁特。更重要的是,广州比深圳足足高出两档。这下被“开除”出一线城市(Alpha级)队伍的不是广州,而是深圳了。
深圳勉强排名全球前90,跟搞拉力赛的那个达喀尔差不多
这是中国城市表现最差的一个榜单,来自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和著名咨询公司科尔尼。他们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每年发布一次“全球城市指数”。
此项排名的研究是在5个领域:商业活动、人力资源、讯息交流、文化累积及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的。
在2017年的排行榜中,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香港等老牌国际城市地位稳健,而中国内地有19个城市入选由128座城市组成的榜单。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分别排在9、19、71和80位,其他城市排名都比较靠后。值得一提的是,东莞(楼盘)和泉州(楼盘)入选了这个榜单,排在最后两位。
2017排名 | 2016排名 | 2012排名 | |
北京 | 9 | 9 | 14 |
上海 | 19 | 20 | 21 |
广州 | 71 | 71 | 60 |
深圳 | 80 | 83 | 65 |
南京 | 86 | 86 | 无排名 |
成都 | 87 | 96 | 无排名 |
天津 | 91 | 94 | 无排名 |
武汉 | 100 | 107 | 无排名 |
大连 | 107 | 108 | 无排名 |
青岛 | 109 | 110 | 无排名 |
苏州 | 112 | 109 | 无排名 |
西安 | 114 | 114 | 无排名 |
重庆 | 115 | 113 | 66 |
杭州 | 116 | 115 | 无排名 |
哈尔滨 | 117 | 117 | 无排名 |
郑州 | 121 | 121 | 无排名 |
沈阳 | 122 | 122 | 无排名 |
东莞 | 127 | 124 | 无排名 |
泉州 | 128 | 125 | 无排名 |
中国城市数据好看,但软实力较弱
同样是科学规划、严谨计算得来的排名,为何差别如此之大?那些言之凿凿的结论背后,究竟着怎样的事实和逻辑?其实,这背后都是规则与算法的差异。综合来看,在偏重规模等数据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榜单中,中国城市表现很好,遇到偏重国际化程度等“软实力”的,中国城市就表现一般了。
[ END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Q房地产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