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的位置:中国房产新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

房东遭遇中介“碰瓷”

新闻来源:未知  2017-12-20 23:03
资料图。  资料图。

  一名已经离职的前中介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中介公司会有人盯着,你信息发布上去,他们就会知道,还会告诉其他中介人员,抢先把房源抢到手上再说”,垄断信息资源、人为造成信息不对称,是他以前的中介公司获取“房源”的重要手段

  法治周末记者 王京仔

  “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无法相信。”本是自己的房屋,但在房屋出租合同到期后却无法顺利收回房子,北京(楼盘)的李珍(化名)就遭遇了这样的“荒唐”事。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的房屋在出租一年后,因中介公司拖欠房租而终止合同,但之后,李珍却发现房屋仍被中介屡次出租给新租户,且不给她房租。

  4次换锁,仍无法阻挡中介人员的进入和不断更换的租户。

  在与中介“斗智斗勇”之余,身心俱疲的李女士有着自己的忧思,“放眼整个北京,乃至全国,像我一样遭遇房屋中介乱象的又会有多少呢”?

  对于李珍的忧思,虽然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可以佐证,但从各地发布的相关信息中也能管中规豹——12月14日,陕西省西安(楼盘)市房管局通报了房地产经纪机构专项整治检查中存在违规行为的第六批机构名单,50家未取得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的经纪机构,被叫停了房地产经纪业务。

  房东4次换锁

  李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房子在平稳地出租一年之后,会出了岔子。

  10月5日,是约定交房租的日子,李珍照例提前一个月联系了自己的承租方——“捷信地产”的法定代表人,却发现“联系不上了”,此时的她还不以为意,“或许快过节出去玩了”。

  在法定节假日过后,10月8日,当“怎么找都找不到”对方时,李珍才发觉“不对劲”。

  “我在微信上也发了信息,提醒该到付款日期了。”电话联系不上,微信对方也没有回复。

  当初签订的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合同约定,“乙方(承租方)延迟支付租金达2日”,则视为违约,合同“即可终止”。

  两天后,李珍再次在微信留言,“若不和我联系,则视为合同终止,我会去法院进行起诉”,这一次,对方有了回应,声称“公司已经协议转让给了别人”,只因“自己不在北京,所以没有变更法定代表人”,在匆匆留下一句“找公司去”的建议后,再次杳无音信。

  “没钱交房租了,就终止合同,搬走就行了。”然而,事情却没有李珍以为的那样简单。

  在迟迟未收到“捷信地产”任何消息之后,10月19日,李珍来到自己位于望京新城的房子查看,却发现“大门被换了锁”,她这个业主竟然进不了自己的房子,而房子内的情况也“一无所知”。

  李珍只得报了警,在出示了房产证、身份证等之后,才得以让开锁公司开了门,进入了房子,尽管空无一人,但“明显有租户生活的痕迹”。

  6天后,只得再次来到望京新城的李珍,和租户们碰了面,说明了“中介已无权出租”的情况。

  “如果现在搬走,我们拿不回押金。”不愿搬走的租户,只得叫来了“捷信地产”的两名中介人员。

  “是我们欠你的钱,应该付钱。”面对李珍“如果支付租金可以让中介公司继续出租,否则带走租户”的提议,其中一名中介人员承诺“回公司交钱”。

  1个小时后,在另一位中介人员以“我去看看”的原因开溜之后,明白拿不到租金的李珍向在场的租户再次说明了“搬走”的要求,随后将大门“换了锁”。

  然而,几天后,李珍发现租户们再次住进自己“换了锁”的房子,“中介告诉他们钱不会退,但可以让他们继续住”。李珍也能体会到租户面对中介时的无奈。

  李珍只得再次报警,清理了租户,“换了锁”,但这次还是没能防住中介。

  11月1日,李珍将房子重新出租。然而,李珍这边的租户入住后,中介人员却带着他们的“新租户”闯进了房子,并要轰走该租户。

  租户只得报了警,在警察的调解下,11月7日,再次清理完住在房子里的“新租户”后,李珍只得“再次换了锁”。

  而此时,李珍的租户也“退了租”,“谁住房子都图一个安心不是,哪受得了他们的捣乱”。

  担心了半个多月后,李珍再次将房子租了出去。然而,因为之前的“捣乱”,不仅链家、我爱我家等中介公司不敢接手,李珍也只能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租金才吸引到了新的租户。“这次只敢租给个人租户了,每个月整租才4000元。”

  12月3日,在陪着租户一行4人去房子添置家具之时,却“吓了一跳”,三室一厅的房间里竟然有两间住了人,分别是一对男女。

  “他们说是从领航地产租的房子。”一问之下,李珍才知道自己的房子竟转手到了“从未听过”的另一家中介公司手中。

  再次报警的李珍在两天后,从警察那里拿到了房屋钥匙和“他们再也不敢了”的承诺。

  “我前前后后换了4次锁。”会不会再有捣乱,对于李珍来说还是个未知数,毕竟之前换锁师傅号称的“朝阳区只有两个人能打开”的“3C”级锁,也没能防住那些中介。

  租户亦受骗

  相对于李珍戏称的中介“碰瓷式”的无奈,作为房间最后两对租户之一的刘真(化名)则更加震惊。

  “当房东带人进来,告诉我们被骗了时,我们都懵了。”当时是刘真他们住进去的第五天,因为对“黑中介”早有耳闻,刘真他们谨慎地让中介带着看了10多套房子,才选定了现在的房子。

  “押一付三,交了快1万元。”刘真以前听过“黑中介”多收费,却没想过连房子都不是他们的,“我们挣点钱不容易,没想过碰到这样的事。”

  面对刘真的经历,“早有经验”的张颖(化名)则一笑置之,“在中介领着你看10多套房子时就该警觉”。

  现在在链家自如租房的张颖,住过魏公村、天通苑,也有过和不少中介打交道的“血泪史”。

  两年多前,刚来北京的张颖为了考试,将3个月的短期租房地点瞄准了海淀区,“自己在网上找,让以前的同学帮忙去小区和附近的校园内看出租广告”,最终选定了魏公村的一处小区。

  “本来说的是个人租户。”但当看房之时,自称“房东”的人掏出一串钥匙,张颖才觉得“应该是小中介,粗粗一数至少有二十把”,在一个小区内,该“中介”就带张颖看了3处房屋。

  “只有过道窗的小房间1000元,有对外窗的要加200元。”最后的一处房屋,原本四居室的房子,除了保留主卧次卧,其他的被生生隔断出了5个大小不一的房间和3个厕所,而只剩的最后两个小房间只能放下一张“上床下桌”的床。

  “当时没经验,也着急住。”张颖在押一付三之后住进了那间“蚁穴”,后来知道隔断是不合法,“爸妈也不放心,住了一个多月就搬出来了,房租退了一个月,但押金打了水漂”。

  后来在陪朋友看房时,还见过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摆了4张床的“公寓”,而其他大房间是满满当当的上下床。“我赶紧拉着朋友出去了。”张颖回忆道。

  北京市住建委每月都发布当月被投诉前10名的房地产经纪机构,法治周末记者查阅发现,在被投诉的情况中,主要集中在“违规打隔断出租、租期届满不退还押金、违规收费、未备案、提前终止租赁合同引起的三金纠纷”等。

  12月11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法制晚报》的报道,揭露了“黑中介”的种种手段——宣称个人直租,在签订租房合同后强索中介费;违规打隔断,一遇到清理就将房客清退,侵吞房款;称房东要收回房屋,拒绝退房租;期满之后各种“找茬”租客,拒不退还押金等。

  “坑押金是比较常见的,卫生费、好处费等小钱一些‘黑中介’也不会放过,要是损坏了什么东西就更惨了。”张颖总结着她的租房经验。

  被垄断的信息

  “我的经验是要么找正规的大型中介公司,要么直接找个人房东租房。”这是张颖“上过当”后的教训。

  然而,无论对于李珍还是刘真来说,找个人租户或房东租房子都是她们的愿望,却“没那么容易”。

  在回忆起一年前为何将房子出租给“捷信地产”之时,李珍坦言,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将租房消息放上网的第二天,她接到的50多个电话全都是中介。

  李珍最终挑选了法定代表人自己在北京有房子的“捷信地产”,没想到还是栽了跟头。

  面对李珍“为什么没有个人打电话”来的提问,电话那头的中介笑了笑,“他们根本很难看到你的消息”。

  一名已经离职的前中介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中介公司会有人盯着,你信息发布上去,他们就会知道,还会告诉其他中介人员,抢先把房源抢到手上再说”,垄断信息资源、人为造成信息不对称,是他以前的中介公司获取“房源”的重要手段。

  “你想租房必须找他们,当然有恃无恐。”而没有备案的“黑中介”换了个身份,根本很难逮住人。

  李珍在遭遇“荒唐”的换锁事件之后,见过不下6个中介人员,却每个都称自己是“新员工,没见过老板”。“我问过律师,法定代表人找不到,也很难起诉。”李珍很是无奈。

  法治周末记者通过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搜索发现,“北京捷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在2017年5月2日被北京市工商局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通过北京市住建委网站也无法搜索到其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信息。

  记者拨打原“捷信地产”的电话,一名自称领航地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9月份收购了“捷信地产”公司和其房源,他们不存在坑骗租户和房东的行为,而“捷信地产”之前的事情他们“一概不知”。

  “国家对个人私有财产的保护,有明确的法律法规。面对自己的房子屡次被陌生人撬锁和出租的情况,我们的政府与司法部门应该给市民撑腰。”李珍希望自己的遭遇能警醒更多人,也期望房屋中介的这些乱象能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进行大力整治”。

  如今,李珍的家已经换上了新的门锁,门口也安上了新买的摄像头,但她仍不知道这次能否护得住自己的房子。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资讯

滚动播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