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战略调整路上的乐视在2017年上半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一波好消息。比如,还清了将近150亿的金融机构贷款后,乐视的负债率以及股票质押率都将大大的降低。
但措不及防的是,在好消息刚刚放出不久,媒体就爆料上海招行向法院申请对贾跃亭夫妇及乐视系3家公司的12.37亿资产保全。而根据乐视官方消息确认,招行申请的资产冻结起因是一笔乐视手机业务融资贷款,系因乐视旗下的乐风移动贷款发生欠息,但目前乐视方面针对此笔贷款的资产抵押,足够覆盖债务。
根据时间表,其中涉事的三条消息发出时机十分微妙。前者150亿还贷是在6月28日,法院发文件的时间为6月26日,而媒体爆料则是在7月3日,显然时间差中间是爆料人的迟疑与决断:到底要不要给逐步解决金融贷款偿还的乐视来一个回马枪。
答案是,是的。因为如果按照上海法院的文件显示,乐视在收到裁决书后仍然有复议的机会,而7月3日的舆论发难显然意图满满:一是利用舆情来影响司法程序,降低乐视复议成功率,带头挤兑;二是不排除该消息扩散背后有更大操盘手在主导公众舆情向乐视发难,进一步煽动公众对乐视的不满。
但是,这一招会奏效吗?
然并卵。且不说这只是“欠息”追讨,乐视依然有复议机会;就算是最后上海招行胜了,最坏的结果也是乐视相关抵押资产用于偿还欠息,但目测目前乐视以及贾跃亭的资产规模,这并不是大麻烦。
而上海招行这次因为“欠息”不惜言论恶意煽动舆论的行为还可能为其和媒体带来不良后果:未经法院公示的文书如果违规披露,造成被披露者不良后果,被披露者和法院可以追求其侵权责任。
返回看,乐视优先还贷金融机构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利空是无法深度把握金融机构的后续贷款动作,这个弊端已经由贾跃亭本人证实;而利好则是有三:
第一,按时还款将保证乐视在金融体系中根基不受损坏。
从偿还贷款的角度上说,乐视团队选择按时偿还的做法是基本正确的,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大经济环境中的信用体系不受破坏,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也是对大部分投资者的负责。但也确实无法回避在这个过程中,乐视忽略了金融机构趋利避害的心态,没有对资金的使用没有进行很好的区分管理。
第二,乐视优先还贷后,将减轻未来几个月内各方的挤兑煎迫,缓解舆情压力。
事实上在3、4月时就陆续传出金融机构对乐视要求提前还贷等消息,而这一轮消息直接导致的就是乐视公众舆情的持续恶化,以及乐视合作供应商的恐慌挤兑。对此,贾跃亭在股东大会上不避讳的进行了证实:“因为还贷150亿而导致了挤兑”。
而在此次还贷后,贾跃亭承诺将进一步“调整策略,积极和金融机构沟通,希望能够对我们进行二次支持,希望信贷资金审批的流程有一个更好的安排”,以及“非上市体系中非核心的,不能产生强化反的,就考虑尽快的转让资产”,也就意味着,乐视未来的流动资金也会有丰富的来源,保证业务正常运转以及供应商欠款偿还。
事实上,没有死在财务上,但是倒在舆情煎迫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例如东盛集团创始人郭家学,2004年就因为破产引发的利空舆情最终导致市值100亿的云南白药资产以7.5亿出手,无法为其业务重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而特斯拉马斯克也曾在破产前夜遇到资本机构的恶意收购压力最终选择自筹资金度过寒冬。
从这次上海招行信贷伙伴的突然发难来看,更加证实了贾跃亭当初选择的重要意义。目前虽然上海招行想要做到“带头挤兑”的效应不太可能成型,但或多或多少还是有影响的。
第三,乐视资金以及业务将在下半年获得积极好转。
金融机构的借贷是乐视最大的压力,而消除了最大的债务压力后,乐视现在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发展上,并完成资金链的管理升级。可以预测,未来一季度内,乐视的不良资产将逐渐剥离,非核心业务也将逐步退出乐视主要扶持范围,保证有更好现金流、更好回报的业务可以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实现好转。
而在资金方面,乐视将在业务好转的基础上,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心,并获得新一轮的资金支持,这其中并不排除有金融机构的加入。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还没有作出新一轮资金支持,主要原因在于乐视过去半年的危机以及公众舆情压力过大,无法在短时内作出借贷评估,但这个时间预计不会太长,因为乐视以及贾跃亭依然存在巨大吸引力。
首先,乐视上市业务体系(乐视电视+乐视影业+乐视视频等)业务已经具备盈利能力,其中乐视视频商业模式将瞄准“用户定制收费”模式,将乐视致新、乐视网和乐视影业的资源整合收益最大化。
不过,对于乐视上市体系来说,业务发展困难期只是短时间内的,最重要的是解决整体上市业务体系的管理、财务问题。例如剥离乐视商城最大程度降低关联交易、提高收益;再例如在应收账款上,乐视CFO张巍表示目前乐视存在大约90多亿的应收账款,而未来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将降至20%以下,也就意味将回笼资金30亿左右。
其次,乐视非上市业务体系已经开始剥离更多非核心业务,减少烧钱现象,最大程度的提高资金回笼能力。同时,最烧钱的业务入乐视体育等也在陆续的完成融资动作,最大程度保证自救。
原非上市体系中的乐视手机将开始整合进入乐视上市体系,这对于对双方都将是利好大于利空。贾跃亭在反思中提出,乐视未来要打通大屏运营和小屏运营,围绕着用户不同场景、不同时间段大屏需求和小屏需求真正在乐视智能终端的生态内提供更具差异化的价值和服务。梁军则表示,乐视手机市场恢复后将直接会拉动乐视上市公司移动端的业务。
截止2016年12月,乐视手机出台2000万台,也意味着直接拉动的乐视视频APP装载量达到2000万以上。乐视手机并入乐视大屏生态后将完善乐视多屏生态体系,保证乐视视频能够占领更多的用户碎片时段:乐视大屏幕主攻家庭娱乐生活场景;而乐视手机则是主攻碎片娱乐场景。
第三,乐视汽车业务将因为其核心自主技术能力以及生态商业模式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洗牌中保持强大竞争力。此前特斯拉进华造厂的消息引发了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其最主要原因就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对这类拥有成熟技术能力企业的需求。而在这方面,乐视超级汽车借助与法拉第FF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与特斯拉的对标。
而相对于国外资本以及技术,国内政府则将更青睐国内拥有自主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发展,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乐视超级汽车也无疑可以乘此东风扶摇直上。这些将实实在在的吸引资本进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因为还贷150亿而遭挤兑的乐视,或许看起来依然在寻求资本的路上挣扎,但最坏的时刻应该已经过去,下半年其发展实现一个高速调整、恢复已经是大概率,值得市场和投资者给予更多耐心和时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