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正在得到遏制。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13个月回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11个月回落,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9个月回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3个月回落。
不难看出,今年楼市经历了不同于往年的“金九银十”,而市场各方对此并不意外。在历经数年调控后,楼市似乎正朝着政策预期目标发展——回归平稳。
当然,平稳趋势的背后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化。有人认为,此轮严控压抑了市场的实际需求,未来热点城市楼市还将反弹;也有悲观声音称,楼市一段时间内或恐一蹶不振。那么,是否接下来将是人人谈楼市而色变?楼市价格回调信号相对明确之后是否意味着市场失去机会甚至风险的爆发呢?
笔者认为,答案并非如此。
首先,房地产投资稳定的动力仍存。
从土地供应来看,今年前10个月,10大城市宅地供应增加,其中,北京、重庆、上海、广州、武汉增幅都超过30%。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截至11月20日,北京住宅土地供应面积合计925万平方米,同比上涨268%,创近4年最高纪录。对此,市场多解读为增加供给、平抑房价。
如此面积的宅地供应,意味着一段时期内房地产投资仍将持续。实际上,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关乎建筑、土木、玻璃、水泥乃至家具、装修等上下游产业,且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无论这部分土地是租是售,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仍将继续。
更何况,一线城市及热点二线城市刚需购房动力仍然强劲,三、四线城市也存在城镇化深化过程中新市民入城的购房需求。这些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楼市平稳发展。
其次,住房租赁市场的补位发展将激发新的增长点。
随着对回归住房居住属性、大力发展购租并举的多层次房地产市场等方向的明确与强调,住房租赁市场风头渐起。自今年7月上海出让首宗租赁用地至今,各大城市共计成交18块定向用于租赁的住房用地。同时,银行业积极切入该市场。例如,11月初,建设银行试水住房租赁市场,打造住房租赁金融中心。建行旗下的建信住房与房地产企业联手,向比亚迪等企业推出首批“CCB建融家园”长租房房源。基本的运作模式是:将房子的所有权和居住权分离,建行方面通过贷款的方式,一次性买断相关房源25年的居住权。这期间,开发商将房子的居住权转让给建行,但房子所有权仍在开发商手中。据建行数据,首批长租房源共计5481套,其中大部分是由售转租的全新房源,主要面向具有稳定居住需求的人群,提供多层次的居住选择。
可见,楼市新格局重塑过程中永远不缺新机遇,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会正在稳步培育。
再次,新重点地区楼市有增长潜力。
随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加强城市管理、严控外来人口,近年来,一线城市人口开始出现净流出现象。与此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迅猛的省区出现了人口净流入。根据中泰研究数据,过去5年,浙江、福建、四川、贵州、河南、江西、安徽7省的三、四线城市人口净流入逐步扩大,其中,浙、闽、川、皖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更为明显。
有咨询机构统计2016年国内人才(大专以上学历)的流向分布显示,杭州、长沙、武汉、深圳、上海和成都是人才流入量的前6大城市,其中,中西部城市占了一半。
不难想象,新重点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将成为区域建设、发展提速的新动力。这意味着区域发展、优势资源建设的再平衡,更意味着各个领域都有可能迎来增量。而这些城市的楼市也将受益于此。人口净流入对购房需求的提升、城市发展提速对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提升都十分明显。
房地产市场或许开始告别此前数年高歌猛进、全面上涨的“黄金时代”,但新的机遇、新增长点也蕴含在变局之中。投机者或将因市场暴利难寻而沮丧,而真正实干的房地产企业以及产业链条上的各个行业则应顺时而变,积极挖掘新的机会。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