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原文: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杨红旭认为,这条政策长期看将显著影响房地产业,但短期看仍然困难重重,尤其是最重要的宅基地,目前仍没大动作。而宅基地不属于经营性建设用地,所以未来几年内不可能实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而工业、商业、综合等性质的经营用地,有望实现入市。“主要与宅基地相关的小产权房,暂时也看不到转正的希望。”杨红旭强调。
原文: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农宅交易得到确认
关键词: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关键词:农民住房
开栏语:中国2020年前的政策路线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终于揭幕,并带来了极度惊艳:几乎学者呼吁的所有改革都得到了眷顾——IPO注册制、民营银行、土地改革、户籍、农民住宅等,就连国企改革也有重大理论创新。毫无疑问,可以预见未来的七年里,中国经济将进入再造阶段。那么,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股市、楼市、金融等领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这场改革盛宴中,我们又该如何寻找机会?对此,本报根据《决定》中相关的内容进行系列解读报道。
原文: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原文: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关键词:土地改革
《决定》中没有提及房地产调控,但《决定》一大亮点是市场决定作用。结合建立《决定》中“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这些内容,业内不少人将此理解为“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政府”。从北京今年提出的调控方向来看,北京无疑先行一步了,即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政策、高端有控制,简单而言就是低收入人群纳入保障房体系,未来主要靠公租房解决居住难题;高端商品住宅价格由市场决定;中间夹心层政府给予一定支持,比如说加大自住型商品房供应——此类房价格比周边低30%。
新闻内存
“市场归市场 保障归保障”
《决定》并没有明确提起房地产调控,对房地产业是否是支柱产业也没有提及。对唯一的房地产税立法和推进,业内也有不同的解读。
原文: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