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科技城已有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创业服务、融资担保、科技中介等服务机构近200个。先后实施了“973”、“863”等科技计划项目2000余项,工业C T、“九洲之芯”等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尺”。
林书成:近年来,我们在激发科技人才潜力方面,可谓是内育“永久”、广招“飞鸽”、外引“凤凰”,形成了高端人才加速聚集的强大“磁场效应”。先后建立了以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积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打开思想“围墙”,推动优秀科技人才双向兼职和流动。力争到2015年,引进、培养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个。
记者:开放,定义着一座城市的高度。对绵阳而言,开放合作无疑是发展必经之路,绵阳有怎样的打算?
林书成: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我们总结形成了“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等四种发展模式,已经拥有了利尔化学、九九瑞迪等军民融合企业261家,覆盖电子信息、航空发动机等300余个领域。同时,我们加快推进总投资超过350亿元的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和科学新城建设,绵阳正日益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精尖重大专项技术创新基地。今年1-8月,实现军民融合产值586 .1亿元、增长12.3%。
我们大力推动科技型企业登陆“新三板”,支持企业通过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成功募集90亿元的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企业“捆绑式”集合发债,实现“抱团”融资。
我们已经拥有长虹[微博]、九洲等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航空母舰”,积极培育了开元磁材、科莱电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1579户,全市亿元以上企业达289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