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政府多轮调控驱动楼市健康发展,一边是开发商看好前景不惜重金拿地,成都已然成为各路房企的兵家必争之地。
近日,外地及本地房地产公司终于在国家新一线城市成都,开始了轮番布局的争夺战。4月上旬,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961.SZ)、融信(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3301.HK,以下简称“融信”)、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0817.HK,以下简称“金茂”)三张“新面孔”不惜代价,以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的价格在蓉拿地;6月22日,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甘建投”)又凭8.3亿元的高地价挤进市场。随后,雄踞成都城南多年的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00688.HK,以下简称“中海”)也着手出击,以114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进驻城东龙泉驿区。
成都作为国内的房地产价值洼地备受开发商瞩目,但多位专家指出,楼市热情的背后,依然要注意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地房的对应关系问题。
五家外地房企挤入成都市场
这场外地房企进入蜀地的攻坚战中,甘建投是2017年来第五张“新面孔”。
6月下旬,成都位于都江堰市银杏街道的2宗土地和位于新都区新都街道团结社区的1宗地上市拍卖。其中都江堰2地块约4.37亿元被成都中建人居雅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拿下,溢价不超过32%;而新都新城板块地块多轮举牌后,由甘建投以8.3亿元的高价斩获,溢价达75.71%。
《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联系甘建投成都分公司,试图了解其在成都市场的具体规划,但数度致电均未有人回应。
在2017年5张入蓉的“新面孔”中,金茂、中南、融信于4月6日集体打入成都。当天,成都位于主城区的8宗地块挂牌拍卖,由于位置、配套、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优势,土拍现场吸引了北京城建、新希望、中海、金房、万科、佳兆业、中南、金茂、融信等达117家开发商逐鹿。
经过数轮举牌,金茂以1716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46.62亿元的总价竞得武侯区这宗162亩的商住地块,溢价率高达90%。对此,金茂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成都是公司首次进入的市场,也是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今后会持续关注。
2017年3月19日,因与企业合作进驻新城而得名“合作王”的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884.HK,以下简称“旭辉”)开始了对西南地区的探索。据了解,旭辉与重庆华宇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首次进入成都,且成为2017年进驻成都的首张“新面孔”,双方将在分布于全国7个城市中的11个项目上展开合作,合计涉及300亿元货值项目。
有分析指出,五家外地房企不惜代价挤入成都市场,反映出对成都楼市看好的同时,也意味着今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本地房企加速盘踞布防
几乎毫无疑问,与“新面孔”的强势入驻相对应的,是本地深耕者的加速布防。
6月28日,成都两宗位于龙泉驿区和浦江县的地块终于进入土拍环节。据了解,在土拍现场,万科、保利、龙湖、中海、融创、华润、碧桂园、旭辉、北辰、金科、新希望、新城控股、中交、华宇、金辉、平安等37家房企均参与了竞拍。
经过48轮竞价角逐,东三环的龙泉驿十陵这宗焦点地块,价格从6500元/平方米抬升至11300元/平方米并一度触及限价熔断,之后25家企业参与抽签,最终被长期盘踞在成都城南的中海旗下中信子公司拿下,成交楼面价11400元/平方米,总价15.13亿元,溢价率75.38%。
一时之间,十陵土拍价破万的消息不胫而走。成都龙泉驿区链家地产的一位中介,以及当地楼盘的销售,均对这一现象表示错愕,不过随着成都“东改”计划的推进,也能够理解为何中海愿意下如此之大成本拿下该地。
随后,从中海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出示的一份公告可知,在今年3月份,中海已经以总价约33.12亿元,溢价率70%的代价拿下成都双流区一处地块。
此外,成都土著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466.SH,以下简称“蓝光”),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设置防线。7月6日,蓝光公布近期新增项目情况简报称,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已通过协议收购取得成都海润置业有限公司下属项目开发建设权,股权收购总对价为34.05亿元,该地块位于成都市双流县。
对此,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表示,与北上广、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相比,成都的推地节奏、面积以及地块价格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很多全国性的企业愿意凭高价拿地进入成都,与此同时,如蓝光等西南部的本土企业也陆续从全国性的扩张进程中撤回部分力量来加持成都市场。
未来需慎重处理人地房对应关系
为避免楼市走偏,成都市政府也着手进行了多轮调控。除了限购等措施,开发商的拿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据悉,今后的土拍将再次进行熔断升级,即从最开始的直接熔断、“熔断+抽签”,直接升级到不接受自然人报名参与竞买,禁止同一法人的2家或2家以上的企业参加同一宗土地竞买。也就是说,房企利用多家马甲公司报名参与土地竞拍增加中签率的“捷径”不再可行。
将于7月18日公开拍卖的主城区6宗土地,即是采取上述熔断方式,且商品住宅用地由“限价竞买+抽签竞得”、商住混合用地通过“限价竞买+竞商业自持比例+抽签竞得”方式确定竞得人。本报记者持续关注该土拍情况发展。
尽管2017年成都已经推出数宗土拍,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城区的推地面积被已经做了界定。据了解,4月19日成都市政府网公布《成都市中心城区2017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指出,2017年度中心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730公顷以内,其中商服用地75公顷,住宅用地185公顷。
因此,在限定推地面积,政策优势凸显的情况下,有分析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的外地房企寻机入蜀,成都的楼市压力也会逐渐加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表示,开发商拿地的动机取决于对未来市场和房价的预期。而房价和市场的良好预期又取决于该城市是否有人口净流入。开发商纷纷进驻成都,说明这些开发商看好成都未来的市场,也是基于成都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强,人口在不断增加,住房需求不断增加。“成都楼市的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处理人地房的对应关系,以及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关系。让住房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则楼市发展便无后顾之忧。”
重庆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任宏表示,当下楼市火爆,楼盘开发的同时,也要切实做到宜居及可持续发展,而不能过于追求高密度、高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