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关于网易严选传出大量裁员的消息在网上传出,虽然官方在第一时间辟谣,但无风不起浪,有关网易严选的负面猜想仍然甚嚣尘上。
其中有一些关于网易严选不“严”了的评价,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主打严选却难做到“严”,函矢相攻,事出何因?
“ODM”之殇,模式定义下的“原创”讨论
作为精品电商平台的老大哥,发展之初,网易严选借助自身邮箱优势配合“毛巾战略”,打出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或许我们能从“毛巾战略”之中窥见网易严选的发展哲学:严选低价品质生活。
之所以能做到“低价”,得益于其选择的生产模式“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探讨过该模式的特点。
总结来说,就是与大牌工厂合作,去掉了大品牌高昂的品牌溢价,挤掉了大量的广告公关成本,摒弃传统销售模式因各级经销商产生的费用,从各个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让产品成型后能拥有更加低廉的价格。
问题也就隐藏在其中。
生产线的统一让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更加严重,而对此网易严选的解释是:“网易严选一方面要让更多用户了解严选模式,也让更多的中国优秀制造商和中国设计走向台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己的品牌建设。”
但方向已定,却道阻且长,就中国消费市场来看,一方面,消费升级下年轻一代对品质和个性化的双向追求让同质化落入“山寨”评价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大环境下,中国制造的产能质量还有待评估,繁杂混乱的大环境加大了监管难度。
以上两点孵化了网易严选的一个发展挑战:“严选”的成本直线上升。
严选难“严”,叫好含金量有待考证?
网易严选目前有10个品类,2万个sku,面对如此繁杂的商品库,想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严选,并非易事。
原因在于:品类扩充,严选标准复杂化程度加深。
网易严选的对外策略宣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售后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这属于比较重的运营方式。在品类迅速扩张的时候,如何维持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如何保持商品的高品质、如何确保团队的战斗力等都值得探索。毕竟七年前,凡客走过类似的道路,如今凡客的一地鸡毛余波仍为平息,网易严选若要打赌,又有几个七年能消耗呢?
随着中产阶级形成独立消费观,科技进步提升消费者参与感,传统制造业面临升级,中国经济逐渐迈入“新消费”时代。在新消费大场景下,消费具有理性消费、实现自我价值、注重简单时效、追求生活美学和主张环保健康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严选”是最大买点,也可能为今后“埋雷”。
供应链整合和筛选的要求不断提升,严选品控成本的投入也跟着水涨船高,SKU多了之后如何把控质量是网易严选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某品类的负责人及员工对产品不是很内行,基本上免不了被供应商“忽悠”,负面迭代效应逐渐累积久而久之,严选也就是只纸上谈兵,毕竟口碑不好建立,但毁起来却快得很。
当然,上述问题在能够解决的情况下也就不再是问题,网易严选未来如果在供应链整合的力度大幅发力,通过优化供应商管理做实“严选”,那面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大盘子,还是能分得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