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的位置:中国房产新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

银行背后魅影重重?

新闻来源:未知  2017-07-17 17:10

  在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之后,穆迪这次又担心起中国中小银行的表外资产。

  5月8日,穆迪发布了《中国影子银行季度监测报告》。报告指出,已受强力管控的"核心影子银行"大有泛起之势。穆迪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信用总监MichaelTaylo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此同时,中小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继续加大,因此若发生不利的流动性冲击,资金结构的脆弱性风险可能会提高。"

  影子银行狭义的定义是指银行所有表外的投资,主要由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构成,广义上还包括一些非金融机构的委托贷款、大型企业对外贷款、民间金融及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

  2011年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尤其是中小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开始激增。与此同时,中小银行存款规模则于同期出现下滑,并发行了更大规模的理财产品。近期,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468家银行共发行了25795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增加24家,产品发行量增加1335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如此快速地发展起来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钱军教授在近日发表的"中国影子银行迅猛发展的背后:从银行理财产品说起"的演讲中表示,2008年中国推出了"四万亿刺激计划",四万亿刺激方案后产生了大量信用,四万亿最主要的是通过四大行的中长期贷款流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四大行为了满足存贷比指标的要求,不得不吸引更多的存款。而银行间的同业竞争加剧了这种增长态势。在表内业务受到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中小银行开始大力发行表外业务来应付同业之间的竞争,使得影子银行的规模进一步增长。

  那么,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哪些风险?风险又是否可控呢?对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在监管的严密注视下处于风险可控的状况,且并不存在违约风险。真正的风险主要是季末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的错配风险。

  一般来说,银行间市场在利息比较低的时候是相对稳定的,银行与银行之间可以进行大量的短期拆借。但是最近几年发生过银行间的利率陡然上升的情况,最明显的一次是在2013年6月份,同业拆借利率一天之内从3%飙升至13%。而大量的理财产品会在季度末的时候到期,对于银行来说,季末存在融资的需求,一旦这种时候发生了市场利率陡然上升的情况,银行就会遭遇流动性的危机,因此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流动性的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不用担心理财产品的违约风险,选择四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安全度相对来说更有保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资讯

滚动播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