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监管部门频频发声,高度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特定领域的非理性对外投资。另外不难发现,二级市场上的不少“闪崩”现象,都与这些公司的海外并购动作有关。
第一财经记者整理发现,近半年中资出海的势头已经有所放缓。从2016年12月开始,对外直接投资月数据连续同比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资出海势头放缓的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开始企稳,民企本土投资增长正在稳步回升。
监管频频发声
中资出海问题日前再度站在风口浪尖。央视新闻更是在节目中对苏宁等企业出海并购的投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央视新闻中提到,以苏宁集团出资2.7亿欧元控股国际米兰俱乐部为例,这个著名的足球俱乐部已经连续5年亏损,总亏损额达2.759亿欧元。对此,苏宁官方回应称,坚决拥护国家的对外投资产业政策,海外市场的拓展则是服务于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
回顾近日资本市场频繁的波动,不少“闪崩”现象都与一些公司的海外投资风险有关。中资出海并购哪些领域风险最大?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尹鹏程近日强调,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对于企业跨界海外并购,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此前也指出,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一些非理性和异常投资行为,比如国内的钢铁厂去海外买了饮食公司,在中国开餐馆的去海外收购了网游公司。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
从监管层的表态中可以发现,跨界并购、非主业投资是出海并购最大的风险点。而地产、影城这些行业的风险,也可以从并购史上略见一二。
以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为例,出海并购的热情极度高涨。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的顶峰时期,日本三菱收购了洛克菲勒中心的核心商业地产,但投资后由于美国经济低迷,房地产的不景气和大额的汇兑损失,使得三菱地所的这个收购项目亏损额高达880亿日元,1996年,三菱地所不得不宣告洛克菲勒中心项目破产。同年,索尼宣布斥资34亿美元并贷款16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收购5年后,这笔交易给索尼造成了27亿美元的亏损,一度成为日本历史上亏损额度最高的企业。
出海并购目的性、真实性如何,对公司的财务杠杆造成多大压力,也是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潘功胜此前表示,“有很多企业,在中国的负债率已经很高了,再借一大笔钱去海外收购。有一些则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中资出海并购迅速增长,与企业资本积累、全球化布局、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等多重因素有关。在对外投资领域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对外投资阶段论”。当经济增长和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和水平后,企业的对外投资会开始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非理性和非法的海外投资也有所滋生,这些投资行为产生的外汇需求,确实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都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中资出海势头回落
刘健称,今年以来对外投资增速有一定程度下降,与监管部门的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加强有一定关系。刘健对记者回忆到,自2016年四季度开始,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个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的要求,这使得非法和非理性对外直接投资受到明显抑制。另外,监管部门联合打击通过地下钱庄非法转移资产的行为,也让这些非法投资明显锐减。
据了解,2017年1月,外汇局发布通知,强调要加强境外直接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此前,商务部也已经开展对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所需要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包括尽职调查、分析报告、章程、董事会管理层决策材料等等。
对于海外投资的监管合力已经初步形成。从数据上来看,从2016年12月开始,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单月同比连续告负,今年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更是同比回落了45.8%。
对此现象,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尹鹏程分析到,这其中既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也有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企业在国内投资信心增强的原因;既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企业对外投资更加审慎的影响,也与去年底开始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有关。
其实有关部门对出海投资的管理,也并非所谓的“一刀切”。尹鹏程表示,我们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按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项目,尤其支持企业投资和经营“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随着企业对外投资水平的回落,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也开始企稳回升。截至7月19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7530,较年初回升了近3%。
刘健表示,企业部门对外投资增速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企稳。在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非法、非理性的投资放缓后,企业部门购汇和换汇需求有所减弱。但刘健认为,人民币汇率走升背后更重要的因素是“特朗普行情”的褪去、中国经济增速连续超预期以及中间价机制的不断完善等。
从外汇储备数据来看,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外储规模为30568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亿美元,为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回升,跨境资金流动正在延续稳定势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近日指出,此前民企海外资本配置有不惜工本的表现,与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方向感不明、安全感不足、希望感不到位的问题有关。在领导人表态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完善产权保护以后,这种情况在上半年出现了明显好转。2016年8月,中国民营企业本土投资同比只有2%的增长率,今年上半年,这个增长率已回升到与GDP增速大体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