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42.2%,钢铁占比超一成。唐山市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较为均衡。2013年,唐山就业人数共451.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125.1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190.9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145.0万人,分别占到27.7%、42.2%、32.1%。第二产业内部,根据有关测算,钢铁行业就业人数超过50万[1],在工业内部占到两成以上,在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一成。
去产能影响:拖累增长,影响就业,不良贷款暗含风险大。2013年,唐山市制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方案,并在2013-2015年进行了严厉淘汰。相对2013年初,目前钢铁总产能下降了10%左右,但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根据有关测算,2013-2015年三年间,化解过剩产能分别拖累唐山经济增速3.3、2.3、1.3个百分点;压减4000万吨炼钢产能,直接影响就业6.8万人;钢铁行业总贷款在金融机构贷款占10%以上,部分银行达到50%,化解过剩产能又将带来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
中小企业多、产业集中度低、民营企业占较大部分。从企业总数量来看,唐山地区共有钢铁冶炼企业44家,其中电炉企业4家,高炉和转炉企业40家。在这些钢铁冶炼企业中,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产能分别为1800万吨、1900万吨,是唐山钢铁产业的领军企业。44家企业中,80%-90%的企业产能都在300-1000万吨之间,总体产品水平偏中端。从市场结构来看,国有企业共有八家,国有企业总产能近5000万吨,占唐山总产能的38.5%。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轧钢企业。根据有关统计,2014年6月末,唐山钢铁企业数量在130-150家之间。总体来看,唐山市钢铁行业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比较低,民营企业占较大部分。这种国企规模大但数量少、民营企业规模小但数量多、产业集中度较低的市场结构,决定了唐山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前景与路径。
成本难下降,2015年全行业亏损30.6亿元,经营效益较差。根据唐山市工信局有关数据,2015年,唐山钢铁行业实现利税3.6亿元,同比下降95.8%;盈亏相抵后亏损30.6亿元,2014年则为盈利43.5亿元。可以看出,2015年全行业经营效益明显恶化。而恶化原因,一方面在于需求下降,更多可能是因为成本刚性,难以下降,比如人工成本、固定成本等。以唐山市某中型钢铁企业为例,2015年在销售收入增长7.5%的情况下,利润减少了58.3%,主要是因为成本难以下降所致。
供给侧改革一经提出就受到极大关注。去年11月,市场预期它将比肩2014年“一带一路”。12月,风格大切换甚嚣尘上。新年伊始,市场多次熔断,投资者伤痕累累,供给侧改革预期明显降低。2月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煤炭与钢铁去产能的文件,目标与路径都低于预期。近期,部分同行经过调研认为供给侧改革没有进展,投资者基本不再抱有期望。但上周,周期板块大涨再次点燃投资者热情。
唐山经济:发展水平高出全省,钢铁是第一支柱。唐山市GDP总量和人均GDP常年在河北排第一。2014年唐山人均GDP为80655元,是河北省平均水平两倍,也远高出全国。在唐山经济发展中,钢铁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唐山经济总量中钢铁占15%左右;唐山总就业450万人,其中钢铁有50万人左右;而税收中,钢铁行业占一成以上。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2013-2015年三年间,炼铁先后化解515万吨、312万吨、260万吨,累计完成1087万吨;炼钢化解1531万吨、526万吨、300万吨,累计化解2357万吨。从唐山市钢铁总产能来看,2013-2015年炼铁、炼钢总产能在逐年下降,炼钢平均每年下降300-500万吨产能,炼钢平均每年下降500万吨产能,现在钢铁产能降至1.3亿吨左右,较2013年初的1.4-1.5亿吨下降有10%左右。从关停企业来看,2013-2015年全市累计关停高炉23座,关停转炉57座,被关闭的高炉都是1000立方米、转炉是60吨以下,这一标准高于国家的400立方米和60吨以下标准。根据唐山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年内压减炼铁产能578万吨、炼钢产能450万吨。
钢铁行业贷款占比较高,去产能可能会导致不良贷款增加。2013年末,唐山市钢铁生产企业贷款余额521.49亿元,在银行各项贷款中占到13.0%,是银行的贷款大户。但从趋势来看,银行正在抽回对钢铁行业贷款:2013年对钢铁行业贷款总额下降7.6%,钢铁行业贷款比重下降了2.7个百分点左右;2014年,唐山地区商业银行对钢铁企业抽贷93亿元,抽贷幅度在加大,预计未来银行对唐山钢铁企业的信贷支持还会继续减少。从不良贷款来看,截至2014年6月末,唐山市银行中,钢铁行业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占钢铁行业企业贷款余额的0.4%,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0.07%,占比较小,风险还未明显暴露[4]。以唐山市某大型国有企业及地方农商行为例,截至2015年末,唐山某国有大行对钢铁行业的授信余额为255.4亿元,占该行授信总额的50%;某地方银行涉及钢铁行业企业贷款为137亿元,该行贷款总额的24.2%。如果钢铁行业去产能,料将会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
供给侧改革展望:稳步推进、有序化解是最优选择
以唐山窥全国:暴风骤雨并不现实,稳步推进、有序化解才是最优路径。2013年,唐山市化解过剩目标是2017年总产能降至1.3亿吨左右;根据最新情况,唐山市可能把2020年目标定为降至1亿吨左右。过剩产能化解,这将是个缓慢的过程,与市场预期相差较大。关于化解过剩产能,市场希望用1个月到半年时间,把所有落后产能淘汰完毕,实现迅速出清。这反映了大家对供给侧改革的迫切希望。但在经济下行阶段,风险积聚并会逐渐爆发。从政府层面,要考虑稳定、增长、就业、税收、金融风险等问题;从市场层面,分散型的市场结构导致去产能中博弈现象严重;从金融层面,银行会与企业抱团取暖,而不是从企业抽贷,因为这会导致不良贷款明显上升。因此,从现实出发,暴风骤雨式的出清并不符合各方面利益,稳步推进、有序化解才是最优选择。
压减4000万吨炼钢产能将减少直接就业岗位6.8万。唐山被称为钢铁之都。唐山人戏称,在大街上随便找五个人,其中两个会炼钢铁。可见钢铁对唐山就业的重要性。根据有关统计,唐山钢铁行业就业人数在50万人左右。按照唐山市钢铁产能缩减计划来看,仅压缩炼钢产能4000万吨这一项就将减少就业岗位6.8万个。
【中信策略】供给侧改革与风格切换系列之四:以唐山窥全国, 供给侧改革到底怎么干?
去产能影响:影响经济增速,就业压力增大
新浪财经Level2:A股极速看盘唐山钢铁:规模大,市场分散,过剩严重,全行业亏损。2015年底,唐山钢铁总产能1.3亿吨,占河北50%左右,占全国10%左右;粗钢和钢材产量占全国10.3%和10.0%,粗钢产量甚至超过美国,比肩印度、日本。但总体来看,唐山市钢铁产业市场结构分散,集中度比较低。44家冶炼企业中,产能在2000万吨左右的仅首钢与唐钢,80%-90%的企业产能都在300-1000万吨之间。近年唐山产能过剩严重,钢厂高炉开工率在2015年底已降至80%以下,粗钢产能利用率在62.9%左右。需求下滑与产能过剩导致全行业亏损:2015年唐山钢铁行业亏损30.6亿元,2014年为盈利43.5亿元。
从经济总量、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贡献、税收等方面来看,唐山市经济发展水平要远高于河北省。过去十几年重化工业大发展,钢铁行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面临产业转型和产能过剩,钢铁行业景气不再,从而又拖累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
暴风骤雨并不现实,稳步推进、有序化解才是最优选择。关于供给侧改革与去产能,市场希望是花1个月到半年时间,把所有落后产能淘汰完毕,实现迅速出清。这反映了大家对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但在经济下行阶段,风险在积聚并会逐渐爆发。如果没有稳定,也就没有发展。如何避免系统性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仍然是政府的第一考虑。因此,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从钢铁企业角度,抑或从金融机构角度,急剧的、暴风骤雨的去产能不符合各方利益,也不是最优选择。目前,大家希望来一场1998年式的去产能。但是,目前的经济总量与1998年大为不同;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化,政府在经济中能控制的部分越来越少。因此,从现实出发,稳步推进、有序化解是最优选择。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供给侧改革,哪些因素影响到它的进展,到底该怎么改?通过分析唐山市情况,希望能够见微知著。
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钢铁在工业内部占三成以上。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05年,唐山市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是12.2%、55.4%、32.4%,2010年是9.9%、56.1%和34.0%,二产占比明显上升,唐山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2014年,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是9.4%、55.9%、34.7%,二产占比开始下降,显示唐山市工业化进程可能进入后期。唐山市的第二产业中,五大支柱行业分别为钢铁业、装备制造业、能源业、化工业、建材业。2014年,唐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52.0亿元。这五大行业的增加值分别为957.0亿元、550.9亿元、275.3亿元、186.3亿元、121.6亿元,五个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共计68.5%。在五大支柱产业中,钢铁行业一枝独大。2010年,钢铁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9.4%,接近四成,2014年下降至31.4%,仍在三成以上。
唐山钢铁现状:规模大,集中度低,过剩严重
唐山经济:水平高出全省,钢铁是第一支柱
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钢铁看唐山。唐山钢铁行业在全国占据重要的地位,钢铁行业内流传着“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钢铁看唐山”的说法。从产能来看,2015年,唐山炼钢产能1.3亿吨,占全国钢铁产能12亿吨的10.8%。从产量来看,2015年,唐山生铁产量8433.6万吨,粗钢产量8269.7万吨,钢材产量11179.3万吨,其中粗钢和钢材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10.29%和9.95%,粗钢产量甚至超过了美国,与印度、日本相差无几。
财政收入中,钢铁行业贡献下降较快,从三成降至一成左右。与经济总量一致,唐山市的公共财政收入排在河北首位。2014年,唐山市公共财政收入323.8亿元,公共财政支出524.7亿元,财政赤字率3.2%。财政收入中,钢铁行业占比较大,但下降加快。2011年,钢铁行业对唐山国税收入的贡献率为27.8%,但2014年降至12.3%[2]。根据唐山市地税局统计,钢铁行业2014年1季度实现税收3.95亿元,同比下降11.01%,占同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1%[3]。
关于去产能,政府的担忧与现实选择。产能过剩的行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是支柱产业,是GDP增速、就业岗位、税收的贡献大户。急剧的去产能,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硬着陆、大规模失业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的大幅增加。目前,稳定与发展、防风险仍然是是地方政府考虑的主要因素。作为地方发展的主导者,政府在去产能时不得不顾及这些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而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唐山市为例:钢铁行业去产能已经严重拖累唐山市GDP增速下滑;压减4000万吨炼钢产能涉及直接就业人员6.8万人,而替代产业的发展跟不上去产能的速度导致失业明显增加;再次,去产能会造成较大的资产损失,化解4000万吨的炼钢产能预计会导致1000多亿元的投资损失;最后,去产能还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产生影响,唐山市钢铁行业2015年的利税同比下降95.8%。因此,稳步推进、有序化解,是政府的最优选择。
壮士断腕去产能,钢铁首当其冲。去年11月份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是关键部分。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分类化解过剩产能,对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不达标的钢铁产能要依法关停,拆除动力装置,鼓励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供给侧改革与去产能中,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首当其冲。考虑到钢铁行业在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可能会造成较大影响。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