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职住平衡”这一点,在成都租房需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同,城市结构决定“职住分离”是无法避开的,在成都,租客多选择距离工作地点较近的区域,因此产业集中度更高的中心城区更受租客青睐。数据显示,中心城区成交量占比显著高于近郊,高新南区由于入驻产业园的企业众多,上班族居住需求旺盛,因此在保持高成交占比的同时成交量增幅依然超过40%。
租金水平稳步攀升 温江租金涨幅领跑全市
购房年龄后移新生代崛起引发品质租赁需求
此外,城市配套发展,通勤便利成都,也影响区域租房市场的热度。2017年成都地铁房平均租金为31.0元/平方米·月,同比上涨5.7%,高于非地铁房4.4%的上涨幅度。自2017年4号线二期、10号线和7号线正式通车,成都地铁网形成“井+环”模式,轨道交通覆盖面和通达便捷性大幅提升。往返通达商业区、高校学区、机场等地区,具有交通优势明显的线路站点租房需求旺盛。数据显示,途经中环路的7号线以23.0%的租赁成交占比居首,2号线以21.0%的占比紧随其后。
3月6日,成都链家研究院发布《成都租赁新时代》市场报告,通过对市场供需、租客、租金、热门区域等多个维度的数据洞察,描绘成都租房市场的“需求图谱”。
成都链家二手住宅客户数据显示,刚需购房年龄连续3年后移。随着房价上涨,购房天花板较低的年轻客户积累首付的时间变长,因此被迫在租赁市场停靠更长时间,这部分人群的租房需求不容忽视。
此外,全市租金水平以高新南区为原点,向外逐层递减。平均租金TOP10板块中,超半数位于城南,其中金融城和都汇两区平均租金突破40元/平方米·月。
报告还指出,成都租赁市场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2017年3月春节后大批劳动力返蓉,租赁换房需求渐起,平均租金显著上涨,4月再次回落。租房市场素有“金三银四”的惯例,招聘高峰、返工高峰将带动一大批租房的需求释放,其中不乏跳槽换房、涨薪换房、毕业找房、实习找房、等各类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 随着成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住房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前的“有得住”转变为“住得好”。尤其是在80后、90后新生代迅速崛起之后, “租房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开始显现。作为在物质相对比较丰富的年代长大的新生代,他们对于品质的追求更胜于60后、70后,更愿意为品质服务买单,在他们看来“刚需”与“品质”是不冲突且应该兼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