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观点 >

陈淮:房地产业竞争力在于顺应客观规律

新闻来源:  2018-12-08 20:13:07

  “十余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在一片讨伐声中发展起来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绑架国民经济、暴利、泡沫、断崖式下跌、鬼城、冰点、一剑封喉等警告、质疑、忧虑的话语;政策也在年复一年地加码调控。但就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中国的房地产业仍然顽强地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这样的产业还不叫有竞争力,什么叫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在11月20日举行的2018(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道。

  据悉,本届企业竞争力年会由中国经营报社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以“创变中国——新起点、新共识”为主题,聚焦于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思考未来格局,为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共谋良策等问题。

  “多年来,公众舆论始终纠结于两个关键词,一个叫房价,另一个叫政策。其实,在经济学意义上,房价不过是社会多方面利益矛盾综合的外在反映;政策不过人们的主观选择。在房地产问题的研究上,有两个比房价和政策更重要的关键词,一个叫规律,另一个叫国情。”

  “人们把分配失衡导致的穷富矛盾、保障不足引起的政府和市场的矛盾、征地拆迁引起的城乡矛盾,以及土地财政这种既有制度缺陷等种种问题归咎于房地产业。”陈淮说,“长时期来的另一个误解是,政策是无所不能的。其实,在任何社会,人的主观认识都具有片面性、局部性,都不可能穷尽客观规律。”

  “什么叫客观规律?”陈淮强调,“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这个必然趋势,不以掌握决策权的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以站在道德高点的公众舆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中国的房地产业为什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成长壮大的竞争力?因为这个产业顺应了四个必然的客观趋势。”

  陈淮提出的四个趋势如下:

  第一,在历史上的很长时间内,人们曾普遍认为,生产是善,消费是恶;多发电、多挖煤、多炼钢成了社会最崇尚的道德标准。在工业化初中期,这或许是对的。但在工业化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怎么生产更多的产品已经不困难,困难的是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掉、消费掉。这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房地产业就是为社会普遍的消费结构升级提供物质基础的产业。农村社区消费方式向城市社区消费方式的转变、城镇居民持续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是不断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扩大内需的物质基础。唯此,才有可能可持续地平衡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这一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

  第二,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人们认为眼前利益是恶,长远利益才是善;追求现世幸福是恶,献身理想社会才是善。如果想吃得好点、穿得好点、住得好点,那是资产阶级,那叫修正主义。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句话道出了真谛,人们追求这辈子活得好一点,追求现世幸福是一种善。房地产业的发展就是顺应了这个不可遏制的共同追求,这个客观的必然趋势。不管是年轻人结婚,还是老年人养老,都希望拥有更能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房子,这就叫追求现世幸福。

  第三,在过去很长时间中,人们曾认为无产是善,有产是恶。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谁家有房有地有资产,就是社会的敌人。今天,不论是为买到房而窃喜的还是为买不起房而抱怨的,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大家都在努力希望早日成为有产一族。这就叫客观规律,必然趋势。人们在基本的衣食饱暖满足之后,就会追求私人财富的累积。进入21世纪后,社会的主要利益诉求,已经从单纯的增加收入转变为增加收入和私人财富累积并重。房地产业所提供的,正是满足这个社会利益诉求的最普遍适用的途径。

  第四,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曾认为城市是恶,农村是“善”。建设方针要远离大城市,几千万城市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改造世界观。今天我们知道,把中国建设成世界一流强国,根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城镇化是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资讯

滚动播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