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华平”)和东久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对东久进行2.2亿美元的B轮股权投资,此轮投资完成后,双方对东久的总股本投资将达到4.2亿美元。
“制造业升级,智慧制造,是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重点战略。受益于经济转型CBD溢出效应和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高品质的商务园区和综合性产业园区在未来5年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东久工业地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久”)创始人孙冬平告诉中国经济时报。
但在产业地产的物流、工业等细分领域却频频爆出行业黑马。创立东久是华平和孙冬平的第二次合作。双方初次合作始于2011年,当时华平和孙冬平共同在上海创立了易商,这一平台为国内大型物流、电商企业提供优质的物流和仓储物业的开发及运营服务,是京东在中国最大的第三方仓储合作伙伴。经过精确化和标准化的精耕细作,如今易商已声名鹊起,距离成立之初的愿景“做中国零售物流地产的NO.1”越来越近,目前是中国第二大物流仓储开发商,并成功进入韩国和日本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物流仓储开发运营商之一。
资本助力
2014年工业地产的发展呈现“小荷已露尖尖角”的态势,华平和孙冬平共同投资创建东久,致力于总部园区和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旨在打造中国最大的总部园区及产业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东久把重点发展区域锁定在一线城市及其周围的卫星城市,以上海及北京地区经济带作为深耕区域。成立至今,东久的规模迅速扩大,已拥有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近100万平方米的资产,其租户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例如壳牌、雅培、FMC等,同时也为亚信科技、软通动力等国内领先高科技企业定建区域总部。为了长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核心产业,东久与张江集团、临港集团、北京电子城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机遇凸显
虽然产业地产火爆,但在业绩排名的前十位中均没有传统地产的名字。然而,与传统地产是小客户,大客群不同,产业地产的特性是小客群,大客户,两种思维、两种模式,加之产业地产的客户是企业和政府,投资决策更加理性,产品要求更加严格,因此,相较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的进入门槛更高,开发难度更大,所以,大部分沿用传统地产企业思维转型产业地产后业绩并不尽如人意。
制造业升级,低端制造产业外迁造成大量原有厂房空置,这些位置优越的厂房补充了工业用地的不足,为市场提供“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机会。但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也对当前的工业物业标准及设施配套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就需要更高端、更专业的工业地产服务平台。
在业内人士看来,易商的成功不仅是其个性化、专业化的运作,更重要的是华平这个合作伙伴。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集团,专注于成长型投资。华平目前管理的私募股权资产逾400亿美元。而且华平的国际背景让其伙伴获得海外资本青睐近水楼台,易商曾获得荷兰最大的养老金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而东久凭借高速发展的业绩和专业的管理团队获得韩亚银行领衔的韩国养老基金财团约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为东久后续更高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东久的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专注于产业地产开发建设及运营的综合服务平台。
近年来,在房地产集体低迷、商业地产整体遇冷的背景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目的的产业地产开始逐渐升温,全国排名前20名的房地产企业,也有一半已经涉足产业地产。
【制造业升级 工业地产迎战略机遇期】制造业升级,低端制造产业外迁造成大量原有厂房空置,这些位置优越的厂房补充了工业用地的不足,为市场提供“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机会。但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也对当前的工业物业标准及设施配套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就需要更高端、更专业的工业地产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