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21日电 题:2022年一季度仍是货币宽松窗口期
作者 任泽平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2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1年期品种报3.80%,较上次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品种报4.65%,与上次持平。
我们正处在货币宽松窗口期,12月,继“定向降息”、全面降准后,LPR降息接踵而至,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支持新一轮稳增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大力度对冲经济压力,并支持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新基建,实现跨周期调节和高质量发展。
虽然本次不是政策利率调降,但已形成事实上降息,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过,目前宏观环境或需更强的政策力度,货币政策宽松仍然可期。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经历四部曲:不急转弯-慢转弯-转弯-轰油门。
压缩加点、非对称式、小步快跑
方式上,靠压降银行加点实现降息,利率市场化机制畅通。根据LPR报价规则,“LPR=MLF+商业银行加点”。本次LPR利率调降,是商业银行对1年期LPR的报价加点部分调降,属于市场行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利率传导的市场化,是贷款利率传导渠道改革成果的体现。
结构上,呈现非对称降息,5年期LPR按兵不动,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维持“房住不炒”政策定力。1年期LPR是企业贷款的参考基准,5年期LPR主要与房贷利率挂钩。本次5年期LPR按兵不动,结合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鼓励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出险房企优质项目,仍偏向让市场自主解决风险,短期来看,房地产政策依旧维持定力。
幅度上,此次降息幅度较小,相对温和。本次LPR仅针对1年期利率降低5BP(基点),并非“大水漫灌”,力度较为温和,防止降息对于资产价格形成刺激。
对债市、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
本次1年期LPR调降5BP,幅度虽小,但作为价格工具,降息信号意义仍强。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根据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截至2021年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0%,较第二季度上升7BP,其中,除票据利率环比下降29BP外,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较二季度上升10BP、1BP、12BP。如不下调LPR,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的难度较大。本次LPR调降,为实体融资成本下降提供基础,有利于LPR改革潜力释放。
对债市利好有限。理论上降息利好债市,但本次LPR降息绕过银行间市场,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贷款,对资金面影响有限,宣布后债市震荡。
中期利好股市,2022年主线是“提估值、稳增长、新基建”。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本次降息有助于提升股市估值。2021年股市的主要逻辑是通胀预期和新能源,受益于涨价和业绩的出色表现,2022年的主要逻辑将是受益于货币宽松提估值和稳增长政策的行业板块。
通胀预期。近期保供稳价效果显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将见顶回落,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尚未启动,为降准降息打开时间窗口。但随着PPI向CPI传导、猪周期筑底2022年中期上涨可能、低基数效应等,通胀压力仍存。
缓解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2021年以来中国出口维持高增,年底企业结售汇带来人民币较大升值压力。年内央行已两次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防止形成单边升值预期。此次降息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长期来看,中美货币周期错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仍存。
对房地产的影响有限。个人房贷多与LPR的5年期利率挂钩,本次维持不变,体现“房住不炒”政策基调。
2022年一季度仍是货币宽松窗口期
随着启动新一轮稳增长,降准降息可期。每一轮货币宽松周期由多次降准降息组成,方能形成对冲合力。本轮宽松周期仅实行2次降准、LPR仅下调1年期利率5BP,政策力度或需更进一步。
货币政策“轰油门”,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与5年期LPR利率仍有发力空间。一方面,1年期LPR和MLF之间的利差持续缩窄至85BP,银行主动让利空间已经不大,通过降低MLF利率才能更好地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另一方面,近一个月1年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均值低于1年期MLF利率,MLF调降空间仍大。
展望2022年,稳增长、新基建、软着陆、双周期、提估值是2022年五大主线。2022年稳增长面临一定压力,财政前置,保供稳价发力,PPI温和回落,美联储尚未启动加息,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将是货币政策宽松的难得窗口期。但随着猪周期启动、CPI进入上升通道和美联储加息,货币政策或将在2022年中后期被制约。(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