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业内享有盛誉的智慧驱动型可持续设计、成本管理与项目管理企业Arcadis凯谛思,作为成本及商务管理顾问参与香港北部都会区首个大型商住项目“PAVILIA COLLECTION”奠基仪式。
该项目由新世界发展与招商蛇口联合开发,位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粉岭马适路,总楼面面积达110万平方呎(约10.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300个住宅单位及区内最大型商业综合体。
Arcadis凯谛思执行董事Winnie Wong黃建欣受邀出席奠基仪式
图源: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Arcadis凯谛思大中华区成本与商务管理董事总经理陈海舸表示:“Arcadis凯谛思在香港及内地拥有超75年服务开发商业主在大型商住综合体开发领域的经验。我们很荣幸能将专业的成本与商务管理能力展现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上。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专业的成本与商务管理能力,助力客户打造成功的地标性开发项目。同时发挥重要沟通桥梁作用,帮助两岸开发商企业共谋投资与开发机会。“
香港北部都会区开发
北部都会区面积达3万公顷,约占香港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毗邻深圳发展动力最强的都市核心区和创科产业基地,并拥有七个口岸的地利,将成为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合作的重要平台。根据香港特区政府2023年公布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该区域以产业带动作为主轴,划分为四大区域,各自具备不同的发展定位和主体,包括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以及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
北部都会区全面发展后可容纳约250万居住人口并提供65万就业岗位,助力香港于“南金融、北创科”的新产业布局下,发展成国际化的创科中心,集优质生活、产业发展和文化休闲于一体,推动更佳的职住平衡和绿色生活。
图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2023》
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中,北部都会区被确立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2025年2月发布的《财政预算案》中,明确将继续优先为北部都会区投放资源,同时以创新思维试行“片区开发”,加速创科产业发展。
“片区开发”模式
“片区开发”模式旨在加快北都建设,通过选择具规模地块,当中包括具商业价值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由招标投得项目的开发商综合开发,加强企业参与香港重要发展并使片区提速落成,同时减轻政府财政支出。
香港特区政府物色了三个分别位于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洪水桥新发展区)、粉岭北新发展区和新田科技城的片区试点。截止4月3日,三个“片区开发”试点共收到22份意向书。
- 洪水桥新发展区片区试点
洪水桥新发展区位于北都的“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凭借其邻近及连接深圳南山区及前海合作区的优势,以及规划中的跨境铁路连接,发展服务本地、内地及海外企业的高端专业服务(如金融、财富管理、法律等领域)及跨境物流。
图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
- 粉岭北新发展区片区试点
粉岭北新发展区位于北都的“口岸商贸及产业区”,是未来十年的房屋供应重镇之一,提供逾三万个公私营房屋单位。该发展区毗邻文锦渡路的地方已预留约5.2公顷的物流设施用地,利用邻近文锦渡和香园围口岸的优势,发展跨境物流业务。
图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
- 新田科技城片区试点
新田科技城位于北都的“创新科技地带”,包括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在内,提供300公顷的创科用地。这个策略性地点将可与深圳科创园区产生协同效应,大幅增加本港创科用地供应,提供足够空间容纳创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活动,应对业界土地不足的问题,促进更全面的创科发展。
图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
Arcadis凯谛思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许伟斌表示:“香港北部都会区首个‘PAVILIA COLLECTION’项目的动工,成为企业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支持及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意向书及实际落地的首批项目。‘片区开发’是北部都会区创新及多元的发展模式之一,近期,三个‘片区开发’试点共收到22份意向书,私人市场力量也积极参与提速北部都会区建设。“
“最新发布的《Arcadis凯谛思国际建造成本指数2024》显示,香港建造成本指数依然位列全球十大高建造成本市场,在亚洲主要城市中仍居首位,”他补充道。“Arcadis凯谛思作为以智慧驱动及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成本管理、项目管理顾问,可以通过全球视野结合香港及内地的丰富经验,帮助政府部门和片区发展商实现降低建造成本,提升工程效率,助力北部都会区发展与产业升级,共同建设美好香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