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800
阅读时间:8分钟
昨晚李佳琦、薇娅联手撕逼欧莱雅的新闻刷屏了,这事具有标志性意义。
我最近聊“底层逻辑”上瘾了,用底层逻辑分析该案例,我们就知道为啥李薇能赚那么多钱,并能预测他俩风光无限的日子,可能不多了。
事件很简单,双十一大促中,欧莱雅官微宣称,某款面膜在李佳琦直播间优惠力度全年最大,后来欧莱雅在自家直播间广发满减券,实付价比李佳琦直播间便宜得多。
很多消费者投诉,说欧莱雅虚假宣传。
李薇两巨头都和欧莱雅有合作,担心信誉受损,就联手施压欧莱雅:
你不给个说法,以后就不和你合作!如果就是不给说法,我们自己掏钱,给宝宝们补差价!
一开始欧莱雅还嘴硬,眼看事情闹大,成了众矢之的,只能发致歉声明,但退不退差价,没明说。
多数吃瓜群众都站李薇,因为欧莱雅的确“虚假宣传”,李薇至少站消费者这边,为消费者维权。
但聪明点的,两边都不站,因为这场闹剧像是“狗咬狗”。
用我在《看穿底层逻辑,活成一个明白人》一文里说的第七条——“系统思维”来拆解这个新闻,一目了然。
系统=要素X连接方式
要素的关键是变量。
连接关系有四种。
一是因果链,变量之间增强或减弱的连接关系。
二是增强回路。
马太效应、赢家通吃、复利效应,都这意思。
三是调节回路。
马太效应会让世界走向极端,就需要调节回路,让世界回归平衡。
最后是滞后效应。
因果链不是瞬间连接的,回路也不是瞬间闭合的,有个时间差,这就是滞后效应。
任何复杂系统,核心就是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这5块“积木”,所有解决方案,都藏在这5块“积木”里。
在这场直播带货巨头和化妆品巨头之间的撕逼战中,底层逻辑长这样——
任何企业,归根到底为赚钱而生。
赚钱根本逻辑就两条:更高的销量,更高的单品利润率。
企业利润:销量X单品利润率。
提升销量,最简单的方法是提升“性价比”,让消费者觉得物美价廉,超值。
但“薄利多销”意味着单品利润率微薄,竞争到最后,企业只能赚刀片一样薄的辛苦钱。
绝大多数制造业中小企业,都处在这个困境中。
段永平说,性价比就是性能不够好的借口。
仔细想想,世上怎么可能有东西“物美”还“价廉”?
谁都不傻,一分价钱能换一分货已属不易,还想物超所值,做梦呢?
所以真正能持久赚大钱的企业,从来不靠性价比或价格战,靠着几条:
1、品牌溢价
同一品类的商家太多,普通消费者没能力获取全部信息后再挑选,所以最理性的选择就是购买品牌货。
大品牌至少能保证品质不赖,服务还行,提升消费确定性,能省下很多心,代价就是支付品牌溢价。
2、独特技术优势
但同一品类下,叫得上号的知名品牌也很多,那就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建立自己独特的护城河,让别人没法模仿。
绝大多数知名品牌都不具备,能叫得上号的,可能也就苹果、特斯拉、迪士尼、酱香科技之类的~
3、个性化定制带来的稀缺性
穷人消费,就看功能;中产消费,在乎体验;富人消费,更关注独特性和稀缺性,也就是一看就和大众消费品拉开明显差距。
法拉利和爱马仕为啥能卖出天价?因为成本高吗?
本质是通过人为确立稀缺性共识,大幅提升单品利润率。
代价是不能像大众消费品那样拼命走量,会把自身价格体系冲垮。
现实中,绝大多数商家,根本做不到第二、第三条。
一只手,投放市场营销费用(打广告),建立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溢价(单品利润率)。
另一只手,利用消费心理学,动不动搞大促,努力提升销量。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但这种商业逻辑,这几年遇到前所未见的变量:直播带货。
在前互联网和桌面互联网时代,营销归市场部管,销售归销售部管,两者虽有交集,但总有些是不以直接提升销量为目标的品牌广告或活动,另一些是只为提升销量的促销方案。
哪怕在微信时代,有的广告按篇付费,会问报价,目的是品牌和有效信息露出,还有的按CPS付费,目的就是走量。
但直播带货,把两者完全融为一体。
直播本身是一种媒体,主播自带流量,噼里啪啦说一大堆,就是对品牌的最好宣传。
但直播间又能直接下单,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同时,还能大幅提升销量,清空库存。
所以直播带货的因果链是:商家省掉品牌广告费,直接在直播间让利促销,同时提升品牌和销量;消费者买到低价好物;主播既提升粉丝粘性,又实现流量变现。
乍一看,三赢。
但增强回路会逐渐解构这种共赢关系。
增强回路,又叫马太效应。
直播带货依旧遵循这种残酷的互联网逻辑——谁掌握流量,谁就是爷,谁就能赢家通吃,获得垄断利润!
头部主播仗着手里流量大,带货效果好,无数商家蜂拥求合作,他们就能挑挑拣拣,一边坑位费和提成坐地起价,一边往死里压销售价。
消费者不傻,发现你这价格真便宜,别处买不到,就会成为你的粉丝,拼命下单。
头部主播的粉丝数量和带货能力越来越强,对商家议价能力也越来越强。
到最后,头部主播,具备寡头垄断地位。
今年双十一预售第一天,李佳琦和薇娅这对一哥一姐带货量就超过200亿,第三名你知道是谁吗?
没有媒体会关注第三名,因为只带了几亿,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这很像当年电商厮杀,最后只杀出天猫和京东,加上搅局者拼多多,最多三足鼎立。
其他二线电商,啥苏宁国美一号店,都不行了。
李佳琦、薇娅,最多加快手一哥辛巴,三个头部团队赚走市场大部分红利,剩下无数主播,只能争夺“残羹剩饭”。
头部主播“挟流量以令商家”,搞得商家敢怒不敢言。
继续合作吧,钱都被主播赚走,自己忙活半天,赚了个寂寞,甚至赔本赚吆喝,卖越多,亏越多,纯当打广告……
要是还想多赚点,人家很霸蛮啊,我是代表千百万“宝宝”和你议价,不肯让利,没诚意,就不合作呗!
但不合作吧,面对杀成红海,高度内卷的市场,自己又没其他更好的销售渠道,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
不甘心任人宰割的大品牌,肯定会动脑筋,截取流量。
你能直播带货,我不会建直播间吗?
就像航司酒店和OTA的关系。
飞猪携程去哪儿掌握流量,航司酒店不敢不合作,但还是拼命推自家APP,吸引更多会员。
比如东航“随心飞”只能在东航APP上买,一旦形成消费习惯,以后订东航,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打开东航APP,而不是去哪儿。
再比如我有几次住华住系酒店,前台“鼓励”我无损退定去哪儿订单,再用华住APP重新下单,比去哪儿的低价更低!
如果去哪儿发现华住这样挖客户,肯定火冒三丈。
李薇撕逼欧莱雅,本质也一样。
欧莱雅也是巨头,心存侥幸,用满减券打擦边球,从李佳琦那里截胡,建立私域流量。
只是没想到,你动了人家核心利益,人家一纸声明就能掀起轩然大波,只能认怂。
理解底层逻辑,就知道太阳底下无新事。
头部主播不过在重复当年的淘宝往事:
最初,我扶持小微企业和草根在网上低门槛创业,备受爱戴;后来,我成了垄断巨头,能决定流量分发,无数商家为了更多露出,只能拼命上供份子钱,替我打工……
马爸爸从受人追捧的创业偶像,沦为人人喊打的黑心商人。
除了商家心存积怨,天猫抖音快手这些平台也不想看到“两家独大”。
因为你流量太大,IP影响力早就超出平台,平台制约不了你,这些粉丝是你的私域流量。
而且又不是小商家,面对欧莱雅这种巨头,你还要求比人家官方直播间还便宜,你让欧莱雅的电商团队怎么活?让天猫赚什么钱?
这是典型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李薇和平台,实际上已貌合神离,矛盾重重。
对消费来说,李薇独大,真是好事吗?
直播本质是一种kill time的在线娱乐模式。
想获得有效信息,看书看文字明显效率更高。
想淘到低价好物,用搜索引擎效率更高。
如今形成“只在李薇直播间才能买到全网最低价”,逼得很多人不得不把很多时间花在看直播上。
如果他们不想看直播,或者不喜欢李薇呢?
没办法,你只能看。
据说,双十一预售首日的几个小时里,薇娅可能是世界上赚钱速度最快的女人。
聪明漂亮又有名,一天就能赚到普通人几辈子都望尘莫及的天文数字,还那么高调(工作要求),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难免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增强回路持续增强,不知不觉,李薇已站在合作商家、电商平台和大众消费者的对立面。
我并不是针对李薇个人,他俩都是努力又聪明,有颜值有才能,眼光独到,运气爆棚的天选之人。
我说的是底层逻辑,不是李佳琦,就是“王佳琦”。
我预测,调节回路不久就会来了。
就在今天,国家反垄断已正式挂牌亮相。
强迫商家二选一,强迫商家必须给你排他性的“全网最低价”,你觉得合理吗?
但因为延迟效应,正处于事业巅峰的李薇不可能一夜凉凉,中短期看,他们的带货能力还会继续提高,变得更红。
但趋势上看,未来无论政府、商家、平台还是大众,对李薇的负面评价,会逐渐超过正面评价。
又一个“屠龙勇士变恶龙”的故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力哥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