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房地产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比如一开始人们还只知道房子是用来住的,后来渐渐地发现原来房子还可以投资,甚至到后来还可以拿来炒。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到底该怎样理解?房子本身兼具自住和投资功能属性,二者不可割裂,只是有些人过分放大了投资属性,从而演变成炒房行为,到最后全民皆知,哪怕你没有参与炒房,但是很多刚需也以炒房的心态投入到买房大军中。
房住不炒这个新定位被提出,并非说不允许投资,而是不让炒房,随着新定位逐步形成共识,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房地产长效机制雏形也渐渐清晰,可以说房地产大局已定,未来房价大涨大跌现象不太可能出现,市场稳定成为未来主基调。在这样的预期下,开发商和购房者也越来越理性,这一切既是新定位的成果,也是市场的必然结果。
回顾以往房地产一业独大的局面,让人们深信辛辛苦苦干一辈子还不如炒套房子,当家庭资产80%都投到房子上时,可想而知,一方面人们把所有心思都用到了买房上,影响了其他消费,同时对其他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这种一业独大的现象造成房地产自身的问题和风险也越来越大。那么,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是必然之举。
最近人民日报、中新社、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都纷纷发表对房地产的态度,中国不会靠炒房拉动经济,房地产的传统地位也必须走下神坛,要彻底打破楼市路径依赖,放弃房价上涨幻想。既肯定了过去房地产支柱地位的贡献,也表达了未来房地产不可能还会延续过去的老路。
而最近的数据也在反映着官方表态的影响。以下几组数据就是房地产一枝独秀时代的终结,这是历史必然,也是有意为之。
1、东中西部城市对全国总体房地产投资增长贡献度在下降。
中国证券报文章表示,2018年年初以来,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在新增房地产投资中的贡献份额是下降的,西部城市是主要推动力。最近几个月西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对全国总体的房地产投资增长贡献份额较大,但已经呈现回落趋势。1-4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增量贡献分别为51.4%、15.8%和30.4%。从分区贡献看,东部地区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贡献最大,但贡献度较2018年均值回落10个百分点。
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一枝独秀”的局面尚不能完全扭转,但综合考虑不同地域的房地产投资走势及近期政策走向,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的趋势恐将难以持续,而且其信号意义更多的会传递给市场从而影响市场的变化。
2、房地产对宏观经济贡献出现下降。
数据显示,对GDP能产生贡献的建安投资新增贡献已降至历史同期最低水平29.7%,低于历史平均水平42%。受此影响,2019年一季度支出法核算GDP中资本形成总额贡献跌落至近5年来最低水平。1-4月份,虽然房地产投资在增长速度达到11.9%,但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说通俗一点就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已经出现下降。
而这也与最近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保持了一致,人民日报称,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中国正在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一季度,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9.4%,增速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分别增长153.7%、54.1%和48.2%。新产业、新业态的带动力更强。
虽说房地产对经济发展作用不可忽视,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实业,实业才能兴邦。在整体平稳的态势下,房地产贡献度下降也就意味着其他领域带动能力增强。
3、土地市场整体在降温。
作为房地产投资的先行指标,土地市场也已经有所表现。虽然4月份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土地市场一度回暖,但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依然疲软,土地购置面积、购置价款同比持续负增长。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5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3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
另外,根据诸葛找房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供应量却出现了下调的趋势,三四线城市5月成交土地1325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9687万㎡,同比下跌8.33%。
在这样的背景下,龙头房企拿地节奏也明显放缓,按权益销售额排名前五位的龙头房企,拿地面积和拿地金额均出现放缓。土地市场的降温,很可能将会传导到房价的降温上。
4、全国找房热度整体出现降温。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5月,全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下降2.4%,一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微涨0.5%,二线城市出现较大幅度下行,降幅为4.1%,全国找房热度整体出现降温。另外,5月份购房者信心指数和经纪人信心指数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
从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降温,到房地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降低,再到土地市场降温,然后影响到购房者的预期降低,最终会对市场的稳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我们满怀底气说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时,也就意味着市场基本面改变了,对于购房者而言,倒不是说不能买房,而是市场将以稳定为主基调,炒房者丧失了可操作空间,刚需购房者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买什么样的房子,而不用再过多纠结房价会不会大涨大跌。经济日报说,如果是刚需,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想炒房,还是洗洗睡吧!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