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提出万亿元销售目标之后,国内最大住宅开发商碧桂园(02007.HK)交出5018.8亿元权益销售额的成绩单。
11月4日,碧桂园发布公告未经审核运营数据,2018年,碧桂园及其附属公司连同其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共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额5018.8亿元,同比增长31.25%;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54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06%。
距离万亿仍有距离。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碧桂园实现流量销售额(包括非权益销售额)7286.9亿元,高出房企销售额榜单第二名的万科(000002.SZ)逾200亿元。
放缓开发节奏后的碧桂园,销售增速也同步大幅下降,但仍同比增速位居房企销售额排行榜前八名的第一位。据克而瑞的统计,2018年碧桂园销售额同比增加32.3%,在2017年该数值为78.3%。
据碧桂园2017年年报数据,过去的2013年到2017年,碧桂园的合同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51.0%。
其实,惶恐于行业第一不好当之后,这位位居行业销售额榜首的房企开始宣布,“做自己的事不要搞虚的”,不再像其他同行一样公布流量销售额。
2018年8月,碧桂园突然取消公布与联营公司的共同销售数据,仅公布前7个月的权益销售额。在此之前,碧桂园公布的销售数据出现过两次变化。
先是2017年10月,碧桂园公布的月度运营数据仅仅公布流量销售额,2018年7月公布的碧桂园2017年6月经营数据中,同时公布包含流量以及权益销售额数据。
行业下行背景下,碧桂园对规模的苛求,转向于对现金的渴望。来自于碧桂园多个区域和部门的内部人士透露,碧桂园对营销的考核不再是销售额,而是权益回款、经营性现金流。
为完成回款任务,营销条线提出“杀头任务”,主要针对区域营销管理层,完不成任务的管理层或被“干掉”,或降职、减薪。
压力之下,这些“杀头任务”被分解,来自碧桂园营销条线的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搞权益回款,人快被逼疯了”;“年初的销售任务根据货量进行调整,但依然是任务都已经到了看不懂的地步”。
有碧桂园的内部人士称,碧桂园的营销向来“强势”,营销主导下的考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营销岗位,而是向其他的岗位延伸,完不成任务这些岗位的员工同样需要接受处罚。
为了应对近乎“变态”的销售目标考核,有些区域开始“拆借”任务。来自碧桂园内部人士透露,严苛的目标和考核之下,还是有些弹性空间,比如A区域没完成的话,可以向超额完成任务的B区域借取超出的额度。
(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