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城乡规划设计行业的最高奖项“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正式颁布,上海杨树浦路综合改造专项规划及街道设计在数百项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也成为近十年来首个获得全国城市规划类一等奖的市政道路项目。
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每两年评奖一次,历届得奖的基本上都是大型项目。翻开2017年度的获奖名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广州总体城市设计”、“京津冀城乡规划”“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规划”等赫然在列,相较于这些以城市为背景的大型规划,杨树浦路是其中格局最小的一个。
一条道路的综合改造为何能获此殊荣?这条有着150年历史的“沪东第一路”综合改造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挑战与尝试?
规划
从红线内到红线外
杨树浦路是《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发布后的首批街道设计实践项目,也是唯一一条以市政工业风貌保护为背景的街道设计实践,从设计理念上就突破了常规道路建设的局限。“如果说过去是二维的‘道路建设’,现在就是三维立体的‘街道设计’。” 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俞斌表示。过去,建设单位设计道路以红线为界,杨树浦路街道设计的“立体性”就体现在红线内外的统一。
杨树浦路是上海第一条近代城市道路,有着150年历史,绵延5公里的道路南面分布着远东第一的水厂、煤气厂、发电厂和船坞,还有杨树浦救火会、杨树浦警察局、圣心医院等公共设施,由于在上海最早拥有完善市政配套管网,被誉为“沪东第一路”。道路北面是成片的老式居民建筑,形成“南厂北住”的格局。
杨树浦路以南滨江区域是上海近现代工业的诞生地。
杨树浦路历史上就已建成了包括救火会、警察局、医院、学校、码头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体现了产城融合的完善配套水平。
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和居民建筑,都是道路综合改造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建设单位对杨树浦路红线内外的整个区域的历史建筑进行了一次“地毯式”摸底调查,共排摸出65处历史建筑,大至风貌建筑、街道空间,小至市政设施、路名路牌。“许多原来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这次也经过科学甄别和论证,纳入到保护范围,能留则留。”
位于杨树浦路临青路口的89街坊,是一片具有历史感的特色旧里,但其第一排房子都在红线内。“如果按照过去的做法,对于在道路规划红线以内的建筑一般采取拆除模式,而此次改造突破红线,对这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采取了整体保留的做法。”
89街坊
记者发现,在杨树浦路的规划中,除了红线内的道路部分,城市广场、街头绿地等对红线外公共空间的构想也出现在道路规划当中。设计单位创新地整合了红线内外道路与建筑退界、建筑前区等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带动道路沿线旧区改造、绿地建设、功能置换,恢复与滨江连通的多条历史通道。“目前道路工程是在红线内进行的,但我们对红线外区域也做出了配套设计,待将来区域整体开发的时候,这些设想就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实现。”
聆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杨树浦路
杨浦人对杨树浦路有着特殊的情感。150年前,工人们每天穿过杨树浦路到工厂去上班,下班又回到马路对面的居民区,道路不但承载着上海近代工业的百年历史,还寄托了杨浦百姓的记忆。
“对于生活在周边的百姓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自己的杨树浦路。因此改造这条道路,应该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负责本次规划设计的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华治告诉记者,区建管委联合设计单位走进沿线地块的居民和商户进行协商,许多好的想法就是从居民那里来的。
“调研中不少居民提出,希望能保留一些有历史的地名和路名,留住城市记忆。”李华治介绍,位于杨树浦路上的新康里小区因为不涉及风貌保护建筑,目前主体建筑已经拆除,但写着“新康里”三个字的门楼却一直保留着,未来这里或将建一个小广场。“老居民来到这里看到熟悉的门楼,就会想起曾经在这里生活的记忆。”
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和作为使用方的居民之间共建共治,是杨树浦路规划的基础。杨树浦路早在2016年底启动预研究,由建设单位杨浦区建管委牵头规划设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数10家前期研究单位,经过1年多精雕细琢完成街道设计。期间,各团队经历了50余次头脑风暴,20余次现场排摸。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杨树浦路道路设计能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青睐、成为近十年来唯一一个获得一等奖的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或许正是因其共享共建共治的理念契合了中国未来城市规划和治理的新方向。”俞斌说。
突破
车让人,道路让房子
在杨树浦路的规划设计上,尝试的探索和创新多达12个。杨树浦路全长5公里,规划中在不同地段的宽度却不一样,最窄的地段只有24米宽,最宽的达32米。一条道路为何会形成这种“伸缩自如”的形状?原来,这是为了避让周边的历史建筑。
“杨树浦路各路段,我们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形成了10多个不同的断面设计。”杨树浦港桥是该路段上一个重要节点。港桥始建于19世纪,是一座混凝土桥,附近的救火会、警察局两幢建筑均为“不可移动文物”,港桥的对面就是著名的86街坊——三益里。这是一座特色的里弄住宅,规划中将整体保留下来,结合杨树浦港桥的整体改造,在当地打造一片滨水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
杨树浦港桥路段俯瞰图。
一边要保留历史风貌建筑,一边要保证改造过程中的交通运行,平衡两者关系的努力贯穿了整个道路建设过程。“以杨树浦港桥地段为例,为了改造港桥,我们要先建三座临时桥,一座管线桥,两座交通便桥,才能保持交通和市政管线正常运行。” 原本规划宽32米的道路可以建设六车道,但为了保留风貌建筑在确保基本交通功能的基础上现缩减为四车道。
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建设模式也是一大突破。“杨树浦路目前是机非混行,我们将行道树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让机非分开,并将保留大部分现状法国梧桐行道树,保留延续了杨树浦路18到23米的最舒适街道尺度的感受和熟悉的味道。”
人行道的设计不再是以往规则的两米或三米宽度,而是有宽有窄,顺着路面情况而变。建设部门还将每个道口的街转角半径放大,缩短行人过街的距离。对沿线的公交站点将进行局部改造,为公交车停站留出凹陷空间,做成“港湾式车站”,增加机非隔离。这些着眼于细节的改造都将提升行人漫步的舒适感。
保留
打造“露天博物馆”
过去在人们的概念里,博物馆是封闭的建筑,但如果一条路承载足够多的历史遗存,是否能变成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上海营邑的总设计师曹晖还记得第一次走在这条路上时的想法。
“5公里是一个适合人步行的距离,而这5公里浓缩了上海百年工业、市政、居住的历史,这些历史遗存至今保存完整,街道的尺寸经历了一百年基本没有发生改变……”这些要素都让杨树浦路具备了塑造一座露天博物馆的条件。
杨树浦路露天博物馆游线节点示意图
在美国波士顿有一条“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总长4公里,坐落于城市中心,连接了16个历史景点,其中包括波士顿早期的居住区,关于美国革命、1812 战争及内战事件的地点,以及各种文化景区。借鉴自由之路的案例,曹晖对杨树浦路展开了构想——用道路串联各个历史景点,在景点之外的地面铺设特有标识作为导览线,以游览地图或建筑二维码指示出重要历史建筑信息,形成有趣味的游览路线。
借鉴波士顿“自由之路”为杨树浦路设计标识标线,串联各个历史景点。
露天和传统封闭博物馆不一样,街道为博物馆提供了现场感,在露天博物馆中,看到的不再是展品的集中展示,而是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人们可边走边看,可漫步可阅读。
杨树浦水厂建成于1883年,是英商建造的远东第一大水厂,在水厂附近,建设部门发现了一条1890年代敷设的有百年历史的水管,像这样宝贵的“活化石”将成为露天博物馆的独特珍藏。“对这根管子我们设想在原址附近进行用透明路面或半地下广场的方式原貌展示,让人们可以看到地下管网如何铺设,作为百年市政的生动呈现。”
保护历史建筑,就是留住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改造后的杨树浦路将把周边丰富的历史建筑链接起来,与杨浦滨江互动融合。力争到2022年全线完成后,这将是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市政道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