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以前从未有过这样别致的仪式——去年12月28日,嘉定区南翔镇古猗园路355弄小区的居民们办了一个“开梯仪式”。历时半年建设,该小区首批加装电梯的9号楼、13号楼、4到7号楼共3部电梯正式投入使用。
这场仪式上,年过古稀的秦永泉一张笑脸从头至尾:这个前后耗时两年半的电梯加装工程,这个他从事小区业委会主任十余年来的头等大难事,终于尘埃落定。“比在自家宅基地上造幢楼难千百倍。”老秦的话听着有些夸张,了解此事的听者却频频点头。这次加装电梯的成功,也让嘉定有同样难题的其他小区有了参考效仿的做法和经验。
去年12月28日,古猗园路355弄小区首批加装的电梯正式投入使用。陆晓峰 陆尧丹 摄
加装电梯并非老秦的主意。2016年5月,古猗园路355弄小区的平改坡工程即将收尾之际,十多户居民找到老秦,说是在媒体上看到普陀区怒江苑成功加装电梯,“一样是老房子,他们能装,我们为什么不能装?”这一问把老秦问懵了,感觉这事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既然是业委会主任,当然得为居民办事,他当即表示支持。“不过事态将如何发展,我心里真没底。”
深入了解后老秦发现,加装电梯的难度远超他的想象。按理说,老公房加装电梯的呼声近些年越来越盛,可为何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原因很简单,因为要满足的条件实在过于苛刻:首先三分之二的小区业主必须同意,其次加装电梯的楼道中90%的居民要同意,且不能有业主提出反对意见。现实情况是,大部分老公房加装电梯的动议,往往因“一票否决”导致“胎死腹中”——毕竟一、二楼业主几乎不使用电梯,何况加装电梯后可能带来遮光、噪声等负面影响。此外,不同楼层的业主分摊的费用不同,楼层越高出钱越多,经济条件一般的业主可能会退却。
哪怕过了居民关,还有漫长的程序关。在嘉定,加装电梯是个新生事物,没有参照更没有样板,可该走的流程还得走,计划立项、规划审批、房屋安全论证、施工许可、质量技术监督、项目竣工验收等环节一样不能少,涉及到房管、建设、规土等诸多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环紧扣一环,只要一个环节未能通过,就前功尽弃。
难是真难,可要不是居民们到了“不想再忍”的地步,谁愿意当“出头鸟”?9号楼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疾病缠身常年不下楼,加装电梯让他有了盼头,可老人在电梯完工前些日子撒手人寰。不是亲历者,不会知道几步楼梯就足以将一个人“困”在一隅。
群众的事无小事,再难也要上。嘉定去年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时,古猗园路355弄小区居民渴望加装电梯的呼声越发受到关注,从社区居委会,到镇相关部门,再到区职能部门,前前后后开了30多次协调会,反复论证后将该小区作为全区试点先行安装电梯。秦永泉明白,这几部电梯不再只是他和当事居民的分内事。
古猗园路355弄小区共有4幢建筑、14个楼道、168户居民。1到7号楼较为特殊,是整一幢楼,楼层为7楼,1、2层是紧挨着古猗园路的商铺,所以实际楼层相当于9楼,居民上下楼比较费力。最早提出加装电梯的正是这幢楼里的十几户居民。没想到,这十几户居民一提出诉求,响应者众。初步征询下来,整个小区竟有近九成业主投赞同票。王强是古猗园路355弄小区所在的白鹤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在他看来这一结果并不出乎意料:“小区里老年人口占了近四成,何况大部分人都希望上下楼轻松点。”
经过梳理,9号楼、13号楼、4到7号楼以及15号楼基本满足条件,不过15号楼中一位底层住户提出反对,只能不了了之。王强虽然觉得可惜,不过也表示理解,“我们上门谈了多次都没说通,没办法,只能作罢,规则就是规则。”
按照相关规定,加装电梯费用政府部门承担40%,业主承担60%,且不能从维修基金中支出。加装电梯所在楼栋,除了底层居民不用交费,其余楼层居民都要付费,楼层越高费用越高。经估算,3部电梯总价约178万元,业主需自筹107万元。古猗园路355弄小区借鉴了怒江苑加装电梯的经验,采用“分层计费”方式,由下至上费用逐层递增。为了避嫌,业委会不收取费用,由物业公司代收。
小区业委会主任秦永泉用“两个没想到”来描述2016年临近年底发生的事情:“一是没想到说好的两天交费时间居民们一个不落地来交了,二是没想到当我把材料交到相关部门后一等就是七八个月。”那段时间,夹在业主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老秦如坐针毡,老有居民找到他,客气的问两句完事,不客气的指着他鼻子骂“只会收钱不会办事”。老秦明白,事情看似毫无进展,其实包括区领导、各级职能部门、居委会等与此事相关的各方都在为破局想招,他们心里更急:“先不说各部门要合力探索出一条可操作的路径,一些节外生枝的事也很难办,比如楼道里的网线电缆要拆了重布,要不是区里协调,居民要额外承担二三十万元费用。”
2018年7月1日,盼了两年多的居民们终于等来好消息,这一天加装电梯工程破土动工,并于数月后完工交付。住在13号楼六楼的朱洪其感慨颇深:“这两年一拨又一拨人在我们这实地考察、商议对策,不容易啊,终于成了!”
加装的电梯需刷卡才能乘坐。陆晓峰 陆尧丹 摄
但在王强看来,事情还没划上句号。由于电梯运行后将产生电费、维保费等费用,各方商议下来决定,业委会委托物业公司管理电梯,试用3个月后“倒排账”,不同楼层按比例分摊费用。“我们希望建立一套从建到管的‘游戏规则’,让后来者有据可依。”
(上观新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