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减免红包落地,纳税人却遇烦恼,个税零缴纳,买房、买车、办证资格是否受影响?个税红包,如何拿得更顺心?惠民初衷,如何落到最实处?2月17日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深度解析。
白景明:地方法规要遵从国家法律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个税所得税法是法律,各方面都要遵从,地方的一些法规肯定也要遵从国家的法律。但是怎么样在时间上跟进,和国家法律保持步调一致,这是一个问题。因为新的个税所得税法刚开始落地,其他相关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怎么样与个人所得税法相对应,确实还有一个过程。
但是在我看来,目前各地现行的政策,与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也并不是有很大的矛盾。比如,我们以前是叫个人完税证明,现在叫个人纳税记录,大家可能要看清楚这一点,纳税记录是反映了你纳多少税,零是一种纳税状态,实缴也是一种状态,所以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只不过原来是完税证明,现在是纳税记录,所以国家税务总局强调,个税申报额为零并不影响纳税记录。
王冠:纳税零≠零申报≠没纳税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现在个税是零,但并不等于零申报,也并不等于没纳税,这一点非常关键。
从去年10月份起征点上调,到今年1月份开始进行六项专项扣除,已经有超过7000万人士的个税减免了,力度和额度都非常大。
虽然一部分人可以不缴个税了,但我们国家的税收实际上大约有七成左右是间接税,比如,买的商品、买的服务也都会产生税,买车、买房还要直接交一笔购置税,所以并不妨碍我们是纳税人的身份。
另外,企业、单位作为代缴的部门或者代缴义务的承担者,尤其是税务部门基本上都以月为单位申报,只要有申报记录就证明我在这个城市有稳定的工作。
王冠:个税减了 市民权利不能减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个税改革的初心,就是让大家增加更多的获得感和权利上的满足感。所以,虽然个税减了,但是市民的权利是不能减的。
个税的法理依据是2018年再次修订完成的,是全国人大签订修订生效的国家大法。各城市的法规是要服从于全国大法,这一点在法理上是非常清晰的。
另外,除了大家在计算少交多少钱之外,更要理解立法的精神是什么,立法的精神就是增加大家的获得感,推动整个改革不断深化。
落实减税利好 如何不打折扣?
白景明:个税改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个税改革在落地的过程当中会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个税改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第一,反映出各部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政策如何协调;第二,反映出全社会作为公民的利益主体,企业和个人都要配合税制改革遵从个人所得税法。税法是非常严肃的,企业或者个人的一些行为必须按照税法行事,这样改革才能够真正扎实落地。也就是说,并不仅仅是体制内各部门之间要如何协调,需要中央、地方以及个人共同协调。
王冠:个税改革要以点带面 推陈出新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有阻力才是真改革,中医讲“痛则不通”,遇到阻力恰恰是给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随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推进实施,各地的政策一定会跟上,让大家获得更多的获得感。
个税改革要以点盖面推陈出新,绝不是税务部门一家的事,各个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如何协调?包括所有的职场主体、各个商事主体如何能够同步协调?别觉得这只是政府机关的事,我们每一个纳税人,每一个纳税的单位也应该积极去跟进。到今天为止,个税申报的六项专项扣除开始实施,仅仅不到60天的时间,我们还要持续观察进展。
白景明:个税改革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个税改革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征管主体要加快制度改革,完善技术体系来落实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二是纳税方要自觉提高纳税意识,配合好各项征管措施的落地,三是系统性工程,各个利益主体也要配合这一项改革,包括各个地方政府、企业、各个机构都要配合,只有三方合力,才能够使个人所得税法真正精准落地。
王冠:个税改革的价值远超减税本身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个税改革的价值远超减税本身,大家都希望能获得相应的红利,个税少交了很开心,但从更大的维度来讲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情味,一个是现代化。比如,六项专项扣除当中,老人、孩子、求学、大病,无一不体现出了对于以人为本,以民众的生活和获得感为本的立法理念和执行思路。现代化就是我们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当中努力的战略目标,是我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