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恩施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守住生态底线,助力恩施绿色发展,发布了三点有关工作。
一是强化耕地保护,守住资源底线。坚持底线思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明确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土地违法情况负总责,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领导任期目标考评及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内容,
对耕地保护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全州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44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439.13万亩,全州实有耕地面积678.17万亩。
推进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州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27.23万亩。严格建设管控,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严格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要求,对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落实相同数量质量的耕地。2018年来全州建设占用耕地4161.177亩,含水田397.041亩,全部落实补充相同数量和质量的耕地。
二是统筹空间规划,保留生态底蕴。
为城市发展预留生态空间,留下好山好水好风光,为城市居民打造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做好城市公园规划工作,开展《恩施市中心城区社区公园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恩施市龙洞河流域综合整治及景观规划、龙洞河公园规划及青树林公园规划》,州城五大公园(凤凰山、小龙潭、月亮岩、方家坝、挂榜岩)的总规编制和7个公园(挂榜岩、龙洞河、青树林核心区、凤凰山、清江带状公园、南门、金马)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用城市双修造特色。打造“一江一古城”城市名片,编制完成了《恩施市中心城区清江带状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施州古城复兴及旅游规划》,运用“城市双修”,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凸显城市特色。
三是推进生态修复,坚守生态底色。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建立“1+8+X”矿山修复方案编制模式。
截至今年6月底,2015年至2017年全州关闭注销的182家非煤矿山,79家通过自然复绿、转为建设用地、原址扩建不需要治理,需要进行工程治理的103家目前已完成复绿97家,6家在治理中,完成整改任务的94.17%。政策性关闭的38家煤矿,已有36家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2家正治理中。
鹤峰县太平乡洞长湾采石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方式修建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咸丰县高乐山镇白水坝采石场被政府再利用作为白水坝安置区,恩施市杨昌慧采石场通过复垦变成了富硒土豆种植基地。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于在建和新立的小型矿山,督促企业签订建设绿色矿山承诺书,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生产建设。截至目前,全州拟建设绿色矿山24家,占现生产矿山总数的22.64%。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