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的位置:中国房产新闻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

楼市请回答之2017|PE经理人Eric

新闻来源:未知  2017-08-29 11:10

  Eric,中文姓氏赵。某私募基金公司经理。具体工作内容,就是用PE的方式和国内地产商合作,参与从看地、拿地、建造、营销的几乎各环节和全周期,直到最终退出。

  而据Eric说,这个行业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其实不过是国内房地产业务链条上偏下的一环,不过恰站在了金融和房地产双行业的风口对吹处。

  “如今是在天上飘着,不知落地那天是稳着陆还是脸着地呢,呵呵”。Eric呷一口咖啡,笑。

  而不愧是业内人士,无需记者多问,Eric就自己侃侃而谈起来:

  我有几个外国朋友总问我,“中国的房价真的很高吗?”我说高!高到让我这种本应该企盼它高的人都感到一丝恐慌。

  可那为什么大家还要不惜啃老、背债地炒房呢?什么归属感、安全感啊等等都是“果”,“根”就是资产荒!名下无房的人买房,是安居然后乐业。但其实那些最关心房价的,却往往是那些早就不只有一两套房,却仍想把手头的资金投入到更多套中的中产阶级。除了房地产,他们也不是没考虑过别的投资途径,但看看比比,还是楼市相对最稳妥安全,有投必赚。

  身在其中,我也难免不下手。与中小企业主、官太太、银行客户经理、信托理财经理、地产公司中高层等各色炒房者交流讨论,信息共享,利益共沾。不是我吹,我对北京甚至上海、深圳的名盘热盘的了解程度可能比你们地产记者还高。

  但有时候,我也会看走眼踏错拍。去年春节后,我听业内朋友说东五环外即将新开一个业界瞩目的豪宅,这个项目的开发商本就很有做高端盘的经验,他们的产品也是我一直很想作为自住选择的其中之一。于是我就通过那个朋友去看了,观后感是:别墅专家名不虚传,他们对中式园林美和建筑美的表现和诠释,以及在细节上的一贯精细,都让我挺心动。

  但还不到140平的三居1000多万,我出门看看荒僻的路和一眼望不到配套的周围环境,决定再回去想想。

  后来工作一忙起来,也就没再太上心这事。一晃到了5月初,这项目在那个月的第一个周末,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开了盘,据说不出一两天就抢购一空。而据我得到的内部消息,购买者除了改善型需求者,更不乏投资客。

  我和当初那个带我看房的朋友齐感慨,看来不仅我们,业外人也看明白了:1线城市和1.5线城市,想阶级晋升、财富增长的最快捷途径就是买房

  我特别不喜欢被问的问题就是“房价还会涨吗”或“房价啥时跌呀”,这种问法就让人没法回答!

  中国内地的房地产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本土化——虽然土地产权年限、土地权证办理程序、上市销售与流转的法定程序等全国一样,但严重影响销售这个最重要环节的政策,各地却千差万别。所以,想准确预测全国或者一个大区域的房价,是很难的。

  也是因为此,我和很多人不同。我对中央政府调控房价的政策不太关心。经验证明,无论一个影响多么巨大,考虑多么全面的政策。都很快会转成一个不影响大局大势的背景性条件,;真正影响房供需端变量的,永远都是本地的购房相关政策。

  而如果还有人非要让我预测房价。那么我就不客气地会说让没买的垂头丧气、买了的欢欣鼓舞的话,“还是涨”。中国楼价单边上涨已经持续了多年,还会持续多年。

  另一个常被身边亲朋好友问询的就是,“我应该什么时候买房”“现在是入市的时机吗”。我的回答也很简单,“是”!如果有需要有资金,every time。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你只需要反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我现在还没有房,我准备一辈子都没有吗?第二,如果你已经有了房,还有点多余闲钱,除了买房,还有什么其他像样的投资渠道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那么你还纠结犹豫什么?

  但还有夹在这两种人之间的第三类:名下已经有了一套——至多不超过两套,还贷未清,手头存款数非常尴尬,上下两难、进退维谷,跃跃欲试又望房兴叹,这才是最煎熬的。

  对于这类,我没法有实际性的帮助。只能对大环境做两个多年经验下的判断吧。首先,但凡在国人心目中属于热点城市的房价,不会跌、不能跌;其后,就政府所能使用的调控手段而言,想通过一时半刻、三年五载就实现稳定经济基本面与照顾民生的双重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代表受访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相关阅读:

  楼市请回答之2017|营销经理小董
  楼市请回答之2017|分析师小严
  楼市请回答之2017|广告销售阿松
  楼市请回答之2017|投资客老江

声明:中房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资讯

滚动播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