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让特色小镇真正“特”起来,应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产业聚链生态圈,立足不同地理区位,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旅游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发布。该书特别关注了各地特色小镇现象,并针对特色小镇今后的治理和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特色小镇数量已达2000多个。尽管数量很多,但质量未必很高。在某些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乱象丛生,问题不少。
比如,某地建设了“欧洲文化风情小镇”,总占地面积约1.2万亩。开盘地产基本上售罄,小镇却显得十分冷清,商铺店门紧闭,难见车辆行人,成了“孤镇”。又如,某地主打“餐饮”小镇,却未见推出真正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只有一些常规饭店零星散落,“火”了两三个月之后,便很难再有大量游人问津,逐渐失去了市场活力。这些现象表明,有些特色小镇已偏离了最初发展目标,不再有特色,甚至成了负担,还潜藏着生态环保、政府债务、文化传承等多重风险。
之所以出现这些乱象,源于特色小镇建设初期的贪多求快求大,大量项目“一哄而起”,引发概念定位不清晰、同质化无差异、盲目举债风险加大、房企过度参与带来地产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很多地方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对于“特色”和“小”的意义并未认识到位,不晓得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小而精”是关键,缺乏产业立镇意识,更不了解如何运用“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建设规律,从而无法开发出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优质小镇。
治理相关乱象,让特色小镇真正“特”起来,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应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产业聚链生态圈,利用自有特色产业和环境因素,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产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模式;应逐年淘汰住宅用地占比过高、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以及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小镇,确保小镇朝着高质量方向良性发展;应立足不同地理区位,深入挖掘“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以及卫星型、专业型等特色小镇案例,从而总结出在机制政策创新、政企合作、投融资模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应鼓励商业模式先进、经营业绩优异、资产负债率合理的企业牵头打造特色小镇,培育投资运营商,让特色小镇走差异化之路,告别“千镇一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