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晚,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3510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242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29%;基本每股收益0.96元,同比增长3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33%,再增2.12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联》记者注意到,截至2018年末,绿地集团总资产突破万亿元,达到10037亿元,同比增长18%。
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2019年将是绿地“万亿时代”的元年,绿地将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运营商、稳健增长的国企领军者、产业协同的多元化典范、科技创新的转型标杆。
2018年,各项产业融合渐趋成熟
“核心产业战略重组升级”“产业协同体系优化完善”“科技创新助力全面转型”,这几个词在张玉良2018年的讲话中可谓频繁出现,这也一直被视为绿地的核心策略。
虽然绿地房地产主业与大基建+大消费+大金融的战略提出已久,不过2018年或许是各项产业融合已显成熟一年。
数据显示,2018年绿地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875亿元,同比增长26%;合同销售面积36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9个区域事业部销售金额突破200亿元,其中3个突破300亿元,业绩贡献率24.5%。土储方面,绿地2018年拿地总额917亿元,平均楼面价1890元/平方米,新增货值达4541亿元。
此外,2018年绿地的商住比例调整明显。全年累计有118个项目成功落地,新增土地计容建筑面积485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占比75%,非住宅占比25%。
在大基建产业,2018年绿地新签合同金额3162亿元,同比增长63%。通过混改方式成功投资控股天津建工,产业版图扩展至京津冀城市群,强化了“东西南北中”的全国化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大基建产业链。
主业之外,绿地的“多元产业”同步生长。尤其大金融产业转型发展显现成效,全年利润总额同比增幅超过50%。线上线下并举市场化募资水平、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方面也有所提升。
大消费的推动下,“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成功开业,签约引入来自41个国家的客商112家,加快了零售门店开业,新开门店23家,全国门店总数已达到65家,覆盖18个城市。
基于主业与多产业愈加协调的发展状况,带来规模和利润的稳步提升,绿地的财务结构、财务质量进一步优化,穆迪、标普等国际评级机构先后将集团评级展望调升至稳定。
2019年,步入“万亿时代”元年
正如张玉良所言,2019年是绿地“万亿时代”的元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绿地对房地产核心主导产业及大基建、商贸、酒店旅游等成长性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谋划。
房地产主业之外,绿地组建了大基建集团;重组成立商贸集团,将打造成中国商贸流通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重组成立酒店旅游集团,将打造以酒店为核心业务、以旅游及会展为两翼引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酒店旅游集团。
张玉良表示,新的一年,房地产调控结构性松动的预期比较强烈,随着部分地区房价地价泡沫有所挤出,市场景气度有望出现一定反弹,预计“高位趋稳、总体回升、结构分化”将成为市场的基本格局。
他认为,在“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下,能级较高的省会城市和有溢出效应的成长性地区大概率率先反弹回升,部分前期房价地价已快速上涨而又缺乏人口及产业支撑的三四线城市将面临挑战。
2019年,绿地将依照城市群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聚焦市场行情反弹回升的二线省会城市、高能级区域中心城市及有溢出效应的成长性地区,加强投资拓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