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的位置:中国房产新闻网 > 数据研究 > >

陆德谈经济形势:房房产新闻地产将在2017年面临危机

新闻来源:新浪  2018-03-04 08:40

第六个要素,小产权房。十八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预测今后小产权房允许流转、出租、抵押。小产权房现在有多少?占现在总房量的17%。

在这里再给大家亮一个数据,PPI(出厂价格指数),这个数据到今年9月份为止31个月全部都是负值,就是产品出厂的时候是负价格,负到一定的时候是亏本价格出售。谁愿意投资?谁愿意开足马力生产?

再比如水泥,金融危机时原产能已经有19亿吨,2009年需要差不多14亿吨,产能已过剩5亿吨。这个时候还要再投资新建200条生产线,再增加新产能2亿吨,一下子超出7亿吨。

现在,一些文章在争论我们该不该收遗产税,我说这都是“书呆子”的争论,现在不是“该不该收”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收”的问题。之所以会提出这种书呆子问题,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文件。在税制改革中,一个改革内容是“改革税制”,要逐步提高直接税收的比重,如营改增,而另一个改革内容要求是“稳定税负”,即总税收不变。现在我们正在实行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减负7000亿,这是不是好事?好事,企业少交了7000个亿的税。但是还有另外一句话,总税负不能变,堤外损失堤内补。间接税里少收了,到直接税里再收回来。直接税收是什么税?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是这三个税。企业的营改增让利7000亿,但是税收总额不够了,国家建设、国防开支、教育经费怎么办?我从另一个地方再拿回来7000亿,遗产税就是首当其冲。

第五个隐患,改革阻力。一个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有权力,阻力也比较大。但是不完全是这个,这个也相对好办一点。另外一个就是惯性思维,思想认识问题。惯性思维的问题很大。大家想一想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有60大项改革,到现在一年了几项落实了,动了几步啊?为什么?多数都在讨论和吵架过程中,拿不出细则。去年全国展开《学习》教育活动,很多地区出现两种倾向,一个是有问题干部的“人人自危”倾向,更波及普遍的一个是“不作为”倾向,这严重影响了改革效率。这一隐患,必须要坚决克服。

我们再看另外一组数据,在房地产协会上购买房屋的22到27岁人群占63%,以后每年少一千万需求。为什么我说到2017年房地产会有巨大冲击呢?因为1995年出生到2017年刚好22岁。

凤凰财经讯 近日,亚洲院士、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德教授在北大做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演讲。他提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走势是W型复苏,第二个下降波段需要3-5年时间触底反弹。同时,经济复苏取决于改革的效果,改革若不成功,经济就很难再起来。

第六个隐患,也可以说是期待,即改革红利。改革红利什么时候出现。有了这个新加量,GDP才能向上发展。

谈房地产:2017年面临危机

谈到改革阻力,他认为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利益集团,这个阻力相对容易解决。另外一个是惯性思维,思想认识问题,比较难解决。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有60大项改革,到现在一年了落实的并不多?为什么?多数都在讨论和吵架过程中,还拿不出细则。

我们现在货币超发到什么程度呢?货币总量已经超过美元。请问是美国的财富多,还是中国的财富多?美国每年GDP是你的两倍多,你的钞票怎么比美元多?还敢印钞票吗?只要触发通货膨胀,全民损失25%到30%的财力。

所以,“房地产盛市”从2012到2017年就剩一个周期了,不要让最后击鼓传花传到你这儿。但是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可以搞。养老地产预测还有四个周期,至少二十年。现在我们的需求是100:3,就是一百个老人想进养老院,只有三个床位。

工信部2009年生产制造产业一共是24个部门,产能过剩的就有21个。十分严重。

第二个隐患是房地产下滑。我两年前就写文章预测,到2017年前后中国房地产不行了,现在5万多家房地产企业到那时候剩下不到1万家,80%将要破产兼并重组或倒闭,想不到今年这个势头就开始显露了,今年五月就开始了。大家注意,这一次不是政府调控下滑的,这一次是市场自己的力量导致的下滑。

谈经济形势:明年GDP比今年还要差

谈通货膨胀:若触发全民损失25%-30%财力

亚洲院士、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德

陆德:当前经济运行处于“市场化出清”和“政府反周期调控”的反复交替运作过程中。我们这次的结构调整要达到经济的转型,首先需要通过市场的力量优胜劣汰。同时面临着当前经济的波动,特别是经济下滑,政府又做反周期的调控,让下滑的底线不能太低。这两个调整有时候是同向的,有时候是反向的。特别是在头几年的改革期,困难很大。中央领导现在很多政策左右为难,大家要支持他们。

第三个忧患是货币和金融改革。我们前几年经济增长是靠钱推上去的,但是推上去以后投资短效,很多厂还没有怎么冒烟现在又要下滑。现在地方政府债务约20万亿,去年全国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即三角债有20万亿,两项加起来是40万亿,这是2010年全年GDP总量。现在影子银行20万亿,信托业务20万亿,40万亿脱离监管。再加上这些年我们多印钞票30万亿。李总理讲不能超发货币,再那么干只要出现一次大的通货膨胀,会出现全民损失25%到30%的财产,那可要天下大乱了。

另一个问题是金融改革,有的主管领导表态,一到两年内利率市场化,我看没那么顺当。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利率双轨制要改革,主要的一项是存款利息给你提高一个百分点,贷款利息给降低一个百分点,这样子给群众和企业增加1万亿的收益,好不好啊?太好了。但银行存贷差,存款是3个百分点,贷款是6个百分点,银行吃三个点。这在全世界都基本是两个多点到三点,中国没有多收。银行利润有多少?扣除成本后只有一个点左右。银行让出一万亿再算一下,自己要亏损1.2万亿。每年损失1.2万亿,金融还撑得住吗?所以银行对利率改革有阻力。但是,为什么外国银行就能干下去,为什么我们就干不成?关键在哪儿?关键在结构。我们银行赚的钱80%是靠吃存贷差吃出来的,只有20%左右是靠服务和衍生操作赚来的。发达国家的银行是“倒二八”,80%的钱是靠服务和衍生业务赚回来的,20%是吃存贷差。我们的20%补不足80%的差,结构现在调不过来。现在你喊个口号银行就革命成功了?不是这个问题。国外银行的衍生产品有两千多种,我们现在不到四百种。差了五倍。这不是有没有改革决心的事,而是整个结构一下子调不过来。“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提出到现在已30年了,直到这两年,才刚刚迈出实质性步伐,耽误了。但要说一两年就可以改革到位,我看不太可能,“阵痛”太大,承受力又如何。

谈反腐:不反腐改革就是空改革

现在反过来看看,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当时采用的政策是在第二阶段就去扩大产能,4万亿财政和9。6万亿信贷十几万亿往里砸,不是去泡沫、去杠杆,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正因为违反了经济周期理论,所以我在2008年下达四万亿投资以及后来十万亿信贷的时候,我就预测“坏了,中国今后的经济既使提上去也会再掉下来,变成二次下滑。”果然,从这近6年的经济轨迹看,第一波下降到反弹,2010年1季度GDP升至12.1%高点,然后即开始第二波下降,直降到如今的7.4%左右,达18个季度54个月了,仍在底部振荡。

最后说两句话。一句话是坚决支持习近平为代表的这届党中央的改革,中国不改革没有出路。第二句话,改革成效,2016年前后再打分,现在打不出来,关键是在2016年能不能出现效应,新的改革红利能不能在那个时候增长出来,中间遇到困难是进还是退,这是个关键。

第三个要素,人口出生悬崖。独生子女政策是一个好政策,若干年来为国家经济发展、人口的科学发展各个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隨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现在如果再执行这个政策,就是错误的。我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参数,到2017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为零。这之后印度还有27年的人口红利。在后期的发展速度说不定印度要超过中国,因为中国没有劳动力优势了。20年出生一代人,中国应该比2017年超前20年就调整独生政策,在1997年就应该调整政策。我们某些领导人不作为,耽误了将近20年。

以下是凤凰财经整理的演讲全文:

第一个阶段是“去库存化阶段”。经济衰退了赶紧把存货兑换出去,换成现金,否则价格就掉下来了。第二个阶段是“去产能化阶段”,国外亦称“去泡沫、去杠杆”阶段。第三个阶段,达到“新的动态供需平衡点”。第四个阶段,再进行“二次投资”。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房产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资讯

滚动播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