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再次重申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观察人士认为,这将进一步打消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弯”的疑虑。无论是从特殊时点还是从全年看,央行呵护资金面平稳的立场都不会改变。应急式政策的退出将呈“缓退坡”形势,以保持政策连续性。
首先,货币政策会对特殊时期资金面的情况有所考量。比如,一般情况下,跨年以及春节前后资金面容易出现波动和紧张。1月通常是传统信贷大月,银行往往会投放较多信贷额度,以期早得收益,但这样可能造成银行缴准压力加大;1月面临部分税种汇算清缴,税期对流动性或有一定影响;政府债净融资额超往年,银行负债端存压力;春节前也可能会有较多现金需求等。从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看,无论是“量”还是“价”都彰显央行保持稳健货币政策以稳经济的意图和决心。2020年12月21至24日,央行罕见地连续4天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共计投放3500亿元,证明央行正加大跨年流动性投放。另外,2020年12月15日,央行开展9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较全月到期MLF多3500亿元,也带有稳定年末流动性的考虑。在资金面较为合理充裕的情况下,今年前3个工作日,央行开展了400亿元逆回购操作。数据显示,近日Shibor隔夜品种、7天品种、14天品种以及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均有所下行。
其次,货币政策调控将保持总体上的延续性,不会破坏市场预期。从当前经济整体复苏的形势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未完全消散,复苏基础需进一步夯实。此前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确定延期至3月31日,这正是宏观政策“不转急弯”的具体体现。同时,市场所谓“偏紧”的感觉实际上是疫情期间一些应急措施逐渐撤出的正常表现,对此央行也会给予市场充足的消化时间。
再次,货币政策将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为不确定性预留较大空间。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实行较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但我国经济恢复形势良好,是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之一。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强调灵活精准和合理适度,有利于在未来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时,保有足够的政策空间。
最后,货币政策还将与财政等宏观政策加强协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2020年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多方协同,为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提供了强力支撑,这种协同效应将延续。此外,在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等方面,宏观政策加强协同,也可以减少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
总的来看,市场该有的“钱”,“央妈”不会吝啬;同样,市场不该多的“水”,“央妈”也必然不会“大水漫灌”。可以预期的是,未来货币政策将更注重灵活、精准,及时应对各种“特殊时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科创领域等加大支持力度。